第134章:洛阳水深!【4K】 (第2/3页)
不过由于刘宏的子嗣频频夭折,故刘辩出生后天子与皇后便听信方士之言,将其送出皇宫寄养在史姓道人家里,故此刘辩又被称为“史侯”。
至于刘宏的次子刘协,生母为王美人。由于刘协出生后不久王美人就被何皇后所毒杀,故刘协自幼由董太后抚养,被称为“董侯”。
从这个角度来说,刘协既非嫡子,又非长子,并没有优势。
但戏志才却有另一番看法。
“若今上欲以史侯为储君,绝不会动摇大将军何进之威信,更别说令他听命于宦官了,否则日后史侯继位之后如何稳定根基?”
“但若天子准备立董侯为储君,一切就都说得通了。”
说到这里,戏志才又指了指邸报上董重以及蹇硕的名字。
“董重同样属外戚一党,按制亦可为大将军。”
“并且董重向来与董侯亲善,并且与史侯并无瓜葛。”
“至于小黄门蹇硕乃天子心腹,今上命其统领西园八校,节制大将军,无疑是在为董侯继位铺路。”
只见戏志才斩钉截铁道:“一两年内,天子定然会罢黜何进,命董重大将军,断何氏根基!”
“明公,自今日后切不可与何进往来过密呀!”
其实戏志才这话说得还是有点保守了。
他其实认为天子死前必然会除了何进,否则皇次子刘协绝难登基。
而见戏志才这么一分析,魏哲结合后世记载顿时恍然大悟。
原来从设立西园八校开始,刘宏就已经确定了储君的人选。
只是刘宏高估了自己的寿命,别说两年了,西园耀武之后一年不到他便驾崩了,导致诸多布置也只完成了一半。
小黄门蹇硕虽然忠心不二,依旧想要保着皇次子刘协登基,但终究没能玩过何氏一党,最后连自己的性命都搭上了。
后面董卓入洛倒是填补上了蹇硕的生态位,但性质却截然不同了。
毕竟董卓可不是蹇硕这个没卵子的太监,他对刘宏可没那多少忠心!
不过想到这里,魏哲忽然心中一紧。
不对,要是这么想的话,那么刘宏的死因或许有些猫腻。
要知道十常侍可是站在何氏这一边的,当初王美人被毒杀,天子想要废除何皇后的时候,就是十常侍苦苦哀求才保下的。
在这种情况下,宦官内部或许也存在巨大的分歧。
蹇硕想要遵从刘宏的遗命保着皇次子刘协登基,但十常侍未必乐意。
因为现在十常侍已然与何氏、皇长子利益一致。
刘协一旦登基他们先前的投资就全都白费了,甚至还会受到反噬。
如此一来,现在十常侍还是不是天子忠仆还真不好说!
一念至此,魏哲不禁有些后背发凉。
好家伙,这洛阳果然不是人呆的地方,这阴私算计也太多了。
即便是以天子之尊,恐怕连自保都做不到!
不过很快魏哲就顾不上可怜天子了,因为他想到了一个十分要命的问题。
要知道他现在可是帝党,并且是帝党之中最能打的将领。
若刘宏舐犊情深,父爱压过了对身后名的渴望,难保不会将他调入洛阳,为皇次子刘协继位做准备。
要是这样的话,那么魏哲在辽东的准备可就要前功尽弃了。
想到这里,魏哲不由眉头紧皱。
见此情形,戏志才也没敢打扰,亦是默然坐在一旁沉思。
一时间,书房内就这样陷入了一片死寂。
良久之后,只见魏哲忽然双目圆睁,果断道:“该出兵了!”
没有人知道戏志才那日与魏哲在书房中谈了什么。
太守府内诸多郡吏只知道戏志才回来没多久魏哲便决定出兵。
对此众人倒是没有太过意外。
实际上辽东诸郡要对付高句丽早就是公开的秘密了。
相比之下,他们反而更嫉妒于魏哲对戏志才的器重。
毕竟此战若是辽东大胜,魏哲必然会被调入洛阳担任公卿之职,届时戏志才恐怕也能托魏哲的福鸡犬升天了。
一想到这一点,一干辽东郡吏当真恨不得杀了戏志才以身代之。
反倒侯府门下的一众掾属忙得热火朝天,完全无暇顾及这些。
……
翌日,魏府后宅。
只见国渊、氏仪、孙邵等侯府属官随意而坐。
待众人都到齐之后,没有过多废话,国渊便率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