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临阵磨枪【新年快乐!】 (第2/3页)
当即建议道:“明公,不如将此辈赏赐下去如何。”
说罢只见他指了指大帐之外道:“将这些老弱妇孺赐予他们,一来可以论功行赏,二来也可以让此间的高句丽义军彻底与高男武不共戴天。”
这些俘虏对魏哲来说是无用之物,但对他们这些高句丽反贼而言却未必。
不得不说,戏志才也算是物尽其用了。
故此魏哲略做思索便点了点头:“也罢,就依此计!”
随即魏哲便就如何攻打丸山城与众将商讨起来。
最后经过一番集思广益总算是想出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那就是砍伐周围大木,大量制造盾车,一步一步向前推进。
办法虽然有点呆板,但对于当前的汉军来说也算是一味良药了!
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战火再度重燃。
……
次日,丸山城下。
只见一辆辆做工粗糙的盾车出现在汉军阵前。
说是盾车其实就是一些粗糙原木组成的大笼子,中间用了杂草粗藤填充。
随军工匠也是第一回制作,对于使用效果也摸不准。
故此魏哲大手一挥,便见一群高句丽义军或惶恐、或癫狂的钻进盾车。
而后随着隆隆的战鼓声响起,这群人便在汉军箭雨的掩护下齐心协力的抬着盾车朝着最下面的丸山城墙靠近。
见此情形,城头的高句丽守将骨笃儿顿时不敢怠慢。
虽然他也是头一回见到盾车,但骨笃儿却不敢轻忽,不等他们靠近便命城头的守卫顶着箭雨抛下擂石。
刹那间便看见一颗颗如脑袋般大小的石头从台阶上方滚下,只听得一阵阵轰隆巨响,这些擂石就像滚珠一般撞上了城下的盾车。
即便大部分滚石都没有击中目标,可仅剩的滚石依旧给城下的盾车造成了极大的杀伤。
只见在滚石巨大的冲击力之下,一辆辆盾车不是被撞的散架,就是直接被冲击的翻了个底朝天,然后随着滚石一齐朝台阶下方滚去。
不过一炷香的功夫,数十架盾车竟然无一幸免,丸山城下更是一片血迹肉泥,满是哀嚎之声。
见此情形,魏哲顿时脸色一沉。
即便丸山城的守卫在抛石的过程中亦有伤亡,但这样的代价对守军来说无疑是不值一提。
最关键的是这才仅仅是丸山城最外面的一层石墙而已,谁知道后面还有多少道城墙需要他去攻克。
若是按照这个伤亡比例继续“剥洋葱”下去,魏哲宁愿撤军。
他不是唐玄宗,他的将士不应该这样轻贱的消耗在一座小小的山城下面。
不过魏哲没有多说什么,当即又换了几种攻城方式但都收效甚微。
见状他也没有强求,直接下令鸣金收兵。
当见到这一幕后,一直关注此处动静的高句丽权贵顿时松了口气。
一时间,诸多高句丽权贵围着高男武马屁不断,令他越发得意起来。
……
与此同时,回到汉军大营的魏哲则来到辎重处巡视起来。
他对百工之业可没有什么歧视,直接便与随军工匠商讨起来。
这些工匠有不少都跟了他三四年了,也知道魏哲的秉性。
于是当听见魏哲重金悬赏破解之法后,一名年轻的木匠终于怯生生的举手道:“将军,小人…小人有点想法,但也不知效果如何。”
魏哲见状当即温声宽慰道:“无事,尔等尽管畅所欲言,即便没有成效,吾也绝不加罪!”
得到这个保证之后,那年轻木匠方才大着胆子道:“将军,莫不如将盾车前端做的尖尖的如何?”
说到这里此人害怕魏哲不明白,还比划着解释道:“就像轻舟倒扣过来的样子,不过我等可以将船底做得更为坚硬,这样一来即便有滚石撞上也会滑到左右,减低其对盾车产生的伤害!”
此言一出,魏哲顿时眼前一亮,当即大喜道:“来人,赏十金!”
当看见这名年轻的木匠真的拿到十金之后,辎重营顿时一片哗然。
诸多工匠顿时抛开顾虑,一个个争先恐后、绞尽脑汁的献计献策起来。
于是魏哲不过花费了百金的代价,就成功将盾车升级到第二代!
次日,当看见辎重营重新赶制的盾车后戏志才都忍不住面露惊叹之色。
虽然相比于其他文人儒士,戏志才已经算是开明的了。
但从小在颍川郡长大的他多少还是有点轻视这些百工贱业。
“未曾想到此辈竟然也有如此巧思?”
魏哲闻言当即笑着调侃道:“志才莫不是忘了墨子与公输班之事乎?”
据《墨子》一书记载,春秋时期楚王曾经想要攻打宋国,而墨子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