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汉官 > 第5章:燃眉之急【2/2】

第5章:燃眉之急【2/2】

    第5章:燃眉之急【2/2】 (第3/3页)

过此事,若不是近日公务繁忙,恐怕卢公已经在郡学之中讲学了。”

    见魏哲这么一说,郑玄心念一转便猜到了卢植所想,当即忍不住暗自吐槽卢植不讲武德,竟然连先来后到的规矩都不讲。

    于是郑玄也顾不上矜持,当即笑呵呵的拍了拍魏哲的手背道:“君侯既然对《礼经》感兴趣,日后若有疑问尽可来寻老夫。”

    说罢郑玄还自嘲一笑道:“未来数年老夫少不得要留在辽东叨扰君侯了,如此倒是正好方便你我相互交流。”

    在和郑玄聊了两句之后,魏哲这才有空和丈人见礼。

    管岳倒是一点都不在意,反而笑眯眯的在一旁充当陪客。

    也不知道是不是先入为主,反正管岳现在怎么看都觉得魏哲身上有一种莫名的天子威仪。

    在和魏哲谈笑的时候,管岳甚至都不敢如过去那般随意了。

    而就在几人寒暄的时候,周边的人群亦是一脸期待的看着此处。

    毕竟在当前大汉朝,像郑玄这种学术明星是真的老少通杀。

    尤其对于辽东这种曾经的学术荒漠来说,郑玄的诱惑力就更大了。

    于是两人这边还没入城,城门口就被围的水泄不通了。

    魏哲见状只能无奈的招来郡兵开道,亲自将郑玄一行护送至辽东郡学之后,方才安心离去。

    实际上为了能安置郑玄的这群弟子,魏哲临时征用了一批房屋。

    因为财货都是小事儿,把人才留下来才是大事儿。

    没有穿越到东汉,都没办法想象一千多位门人弟子是什么概念。

    这么说吧,这些人不仅仅是会识文断字那么简单。

    能常年伴随郑玄左右听其讲学,说明这些弟子春秋决狱基本上都是懂的,而这就足以担任乡里小吏了。

    其中较为优秀者,充当一地的乡啬夫了估计也没问题。

    魏哲现在最缺的其实并不是什么王佐之才,而是大批的事务官。

    因为随着大量青州移民进入辽东,在给辽东郡府带来充足的人力之外,也给他们带来不少管理上的麻烦。

    要知道先前辽东郡户籍人口不过才八万人,即便经过魏哲几年的打击豪强,又重新梳理出一批人口,也不过才十五万人左右。

    可这几年随着魏哲招揽流民以及移民的主动涌入,辽东郡人口已然逼近三十万大关。

    而多出来的这些外来移民魏哲自然不能放任他们自行其是。

    否则待他们相互抱团之后,魏哲想要再拆分就难了。

    但是想要编户齐民、重新安置,却需要大量的小吏来执行。

    而人才培养是需要时间的,尤其是培养大量人才。

    辽东郡学两年的培养成果,肯定不如郑玄多年教导有效果。

    所以郑玄的到来给魏哲带来的并不仅仅是长期的收益,当下就已经让魏哲吃得盆满钵满了。

    当晚,大喜过望的魏哲便在自家府邸中宴请郑玄与管岳两人。

    而就在魏哲心花怒放的时候,郑玄在辽东郡学落脚的消息开始在幽州各地迅速发酵,并且渐渐向着并州、冀州等人传播。

    一时间,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嫉妒辽东人的狗屎运。

    毕竟同为边郡,他们别说郑玄了,连个像样大儒都留不住。

    不过嫉妒归嫉妒,在骂完之后有些人还是老实的收拾起行李。

    就这样,在不经意间辽东已然形成了人才虹吸的现象。

    幽州诸郡无论有没有意识到,都开始有大量有才之士向着辽东聚拢而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