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同病相怜【2/2】 (第1/3页)
关于黑山军的存在算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
中平元年的黄巾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残余的黑山军却依旧在影响着大汉。
只是如今的黑山军与当年的黄巾军不同,不过是一个极为松散的联盟而已。
之所以号为“黑山军”主要是因为太行山脉南端的黑山,故有此名。
不过黑山军的分布地域却极为广阔,中山、常山、赵郡、上党、河内五郡太行山脉的诸山谷之中,几乎都有他们的存在。
张燕虽名为“平难中郎将”,可实际上却控制不了其他山谷的贼部。
就比如这次来犯的于毒、白绕、眭固等部,就在河内郡太行山一带活动。
而于毒、白绕、眭固等人之所以率众出山,并不仅仅是为了劫掠物资,更是为了护送长安朝堂所任命的冀州牧壶寿上任。
显然董相国在晋升为董太师之后也有些技痒,想要刷点存在感。
对此袁绍自然一无所知,他只知道如果不挡住黑山军冀州必保不住。
毕竟一个公孙瓒就够他对付的了,邺城下再来一个黑山军他就真吃不消了。
于是当此人心惶惶之时,袁绍立刻便果断的做出决定。
只见袁绍看向堂下左侧的淳于琼,哈哈一笑道:“仲简,可敢会会此贼?”
“有何不敢!”淳于琼毫不犹豫道:“区区黄巾余孽,不过寄生穷山恶水方才苟且至今,如今此辈既敢出山,吾必让其有来无回!”
此言一出,袁绍顿时面露满意之色,当即颔首道:“好,既如此,河内郡吾就交给你了,务必要挡住于毒所部。”
淳于琼闻言当即躬身领命,全无畏惧之色。
这位说来也算是被罗贯中给黑惨了,明明尽忠职守,却被诬为昏庸误事。
所谓淳于琼醉卧而致战败被擒,放回之后被袁绍怒而斩之,其实全属想象。
实际上在曹操亲自率领虎豹骑突然奔袭下,淳于琼能坚持到天亮已经不错了。
可即便如此,淳于琼也依旧战斗到最后一刻,力战而死。
在武将操守方面,淳于琼可是要比张郃、于禁等人要强多了。
事实上,当乌巢这个囤粮地点被许攸泄露给曹操后,淳于琼就已经输了。
毕竟谁能想到曹操能在敌方境内精准的找到袁军的囤粮之处。
有意思的是,在安排完河内郡的防御之后袁绍转头便看向曹操。
在这种关键时候,袁绍还是更信任老兄弟们。
张郃、麴义等人或许勇猛,但可靠性终究比不上淳于琼等人。
见此情形,曹操亦是丝毫不慌,反而抚须而笑,淡然自若。
袁绍见状心中也松了口气,当即便表曹操为东郡太守,负责阻挡白绕所部。
曹操闻言当即慨然出列,毅然领命。
至于王肱这东郡太守两人则压根就没放在眼里。
因为他说起来也是个盗版货,乃是兖州刺史刘岱杀东郡太守桥瑁后任命的。
刘岱能任命,袁绍自然也能表举,说不定兖州卖袁绍面子的人更多。
……
话分两头,另一边拿下魏郡梁期县的公孙瓒终于收到袁绍来信。
待看完书信之后,见使者满口求和之辞,神态更是恭谨有加,公孙瓒顿时忍不住畅快大笑起来。
此中酸爽,当真只有公孙瓒自己知道。
一想到袁绍这个四世三公正卑微的祈求他,甚至不惜割地求和,公孙瓒这大半年积攒的郁结之气终于彻底散去。
不过公孙瓒虽然神清气爽了,可他却没有丝毫见好就收的意思。
公孙瓒甚至连都不屑于再伪装欺骗袁绍,直接神态桀骜的将袁绍的书信随手扔在地上,至于密函中的两枚印绶更是看都没看一眼。
“回去告诉袁本初,现在投降吾还能饶他一命。”
言及此处,便见公孙瓒冷笑道:“如若不然,吾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