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惨烈的对比【2/2】 (第2/3页)
法依行。”
当然,魏哲也不是仅仅只讲解战术层面的东西。
待众人都记下了刚才的话之后,他方才从战略层面解释道:
“《孙子兵法》有言: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便是此理。需知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尔等千万牢记——己身立于不败,而后方能求胜!”
可以说这波魏哲的授课已然有后世名牌讲师的风范了。
毕竟他从具体案例引申到战术、战略,可谓是深入浅出的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事实从堂中学子的恍然大悟的反应来看,他这堂课讲得确实不错。
也不知道是不是当老师习惯了,最后魏哲再次强调道:
“切记切记!如斥候倏然报警,即不必渡,各于两岸候战即可。临渡而喧,争渡而纵横者,平时捆打,临敌军法从事,连坐听管!”
“渡河如此,过山林亦是如此,临贼若遇滩泽、深林、大山,不可擅即暗过,须据形势,一面搜索,一面禀复中军,听令再行。”
或许是老师当久了,魏哲都变得有些啰嗦了。
不过讲武堂中的学子却不敢像后世学生那样不耐烦,甚至巴不得魏哲多讲几句经验之谈,好记下来回去暗自揣摩学习。
……
且不说魏哲在讲武堂如何好为人师。
随着渤海郡的捷报传回,蓟县上下很快也热闹起来。
即便魏哲入主幽州后,各郡早就习惯了胜利,但这捷报终究是听不厌的。
民心也好,士林名望也罢,有时候就是靠一场场胜利累积起来的。
于是没过多久,渤海大捷的消息便传遍了幽、辽、瀛三州。
毫无意外,冀州自然也收到了消息。
数日后。
邺城,州牧府。
“……钟扈于城下列阵,初时纵贼渡河,后率步骑两万以堂堂之阵在重合城南大破青州黄巾,斩首三万余,青州黄巾尽弃辎重,欲奔走渡河,然为魏军绕后所阻,再次大败黄巾贼,俘虏余众二十万人,幕府司马华雄阵斩青州黄巾渠帅张饶,缴获车甲财物无数。据闻左将军魏哲已上奏朝堂,表封钟扈为都亭侯。”
随着探子话音落下,大厅内顿时一片死寂。
包括许攸等人在内,一众冀州文武都不由脸色微变。
要知道他们刚刚才收到消息,寇掠泰山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