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历史欠债【4K】 (第3/3页)
即便他对并州胡患有所预计,但还是没有想到情况竟然危急到这种地步了。
念及此处,魏哲不由无奈的发出一声轻叹。
见戏志才面露好奇,魏哲当即随手便将信件递了过去。
不想戏志才看罢却直接皱眉摇头道:“徐子平何以如此不智!”
在戏志才看来徐荣现在拿下的并州四郡只有雁门郡有价值,至于其他三郡完全就是负担,根本不值得浪费时间和精力。
因为上党、太原、雁门三郡才是并州的核心之地,三郡人丁几乎占整个并州的八成之多,谁拿下了这三郡基本上就等于握有并州。
高干已经成功入主上党郡了,现在估计也在盯着太原郡。
当此之时,徐荣应该立刻南下太原郡才是。
至于云中等郡倒不是说要放弃,但完全可以等到拿下太原、上党后再处理。
想到这里,戏志才忍不住皱眉道:“明公,袁本初日前表王柔为护匈奴中郎将,并表其弟王泽为雁门太守,显然是为了拉拢太原王氏,此时实不该再多生事端,迟则生变矣!”
然而魏哲听罢却摇了摇头,面露沉吟之色。
魏哲心中清楚,并州的情况完全不能以常理论之。
实际上并州局势就是从董卓入洛阳才开始崩坏的。
汉室声威越隆,并州的局势就越稳定,一旦汉室的威望彻底散去,那么并州的局势将无可挽回,恐怕转眼便会铸就三国时期的局面。
从这个角度来说,并州的情况确实危如累卵。
如果现在不趁并州还有几分汉室余威,令胡人投鼠忌器,后面再想挽回恐怕就要花十倍、百倍的精力了。
西晋时期的胡人内迁,其实就是从光武帝开始边疆政策不断恶化的结果。
甚至这颗大雷从王莽时期就已经埋下,光武帝刘秀没有解决,曹魏也没有解决,最终再经过司马家一顿脑残操作,便直接酿成了滔天大祸,遗毒华夏五百年。
念及此处,魏哲当即果断下令道:
“告诉徐荣、张辽,无需顾忌,凡事以定边为上。令其招募并州义勇,尽快南下太原,莫要耽搁时机。”
“另外传令太史慈,徙青州黄巾俘虏十五万分三批入云中、定襄、五原三郡屯田。”
反正在青州屯田也是屯,在并州屯田也是屯。
青州土地荒芜了日后不怕没人耕种,毕竟地处中原嘛,容易招揽流民。
但如果不趁这个时候以青州之民填并州,那以后可就没这个机会了。
若不是担心云中、定襄、五原的土地没办法承受更多人口,魏哲甚至想直接迁徙三十万青州流民进入并州就地屯田。
随即魏哲又对刚刚被征辟为文学从事的田畴吩咐道:“替我拟一封奏疏,表雁门太守郭缊为度辽将军,幕府司马韩忠为度辽长史,领屯田诸事;另表幕府督军从事崔琰为雁门太守,总理雁门诸事。”
田畴闻言只是略做思量,便很快草拟出一份奏疏。
魏哲看罢见没有问题,便用印发出。
见魏哲如此安排,戏志才顿时若有所思。
魏哲表郭缊为度辽将军,显然也是在拉拢太原郭氏。
毕竟太原郭氏论影响力可完全不输于太原王氏,甚至尤有过之。
若是太原郭氏可以为幕府所用,那么除了对拿下太原郡有所裨益之外,同样也可以借助并州士族的力量来对付南匈奴各部。
想到这里,戏志才不由面露佩服之色。
虽然他自负有经世之才,然而在谋划大局方面戏志才却对魏哲佩服之至。
与魏哲相比他反而有些格局狭隘,太过斤斤计较了。
且不说蓟县这边如何安排,当魏哲的手令送到雁门郡治所阴馆县后,郭缊果然满心激动的接受了任命。
不过他倒不是为自己被任命为度辽将军而激动,而是被魏哲移民屯边的魄力所感动,这种心情恐怕也只有并州人能体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