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算漏了 (第2/3页)
……
三日后,在王朗等人的欢送下陶丘洪一行人终于离开了徐州。
不过看着使团的背影,陶谦却忍不住连连摇头叹息。
“可惜,若能购得扶余种马,吾便是铁马易之又如何?”
闻听此言,一旁的王朗、赵昱等人亦是面露遗憾之色。
因为他们也尝试提出过如此要求,只可惜被陶丘洪断然拒绝了,谈都不谈。
见此情形,他们才无奈作罢。
不过陶谦也确实有用铁马换种马的底气。
由于“膏壤千里,谷米丰赡,一熟而饱数岁”,使得徐州冶铁业极为发达。
早在前汉之时下邳国便有“鸣鸡吠狗,烟火万里”之景。
位于徐州下邳国的利国铁矿,更是当下大汉朝最大的露天铁矿之一,为此朝堂还专门在下邳国、彭城国设铁官七处,炉火昼夜不息,甚至直到千禧年之后,利国铁矿依旧还在运转着。
所以无论是在矿产资源还是冶炼技术方法,徐州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由此可见,中原富饶不是仅在人口,而是体现在方方面面。
比如徐州明明已经有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了,但是袁术却尤有甚之。
尤其是被袁术占据的南阳郡,更是以物产丰富为人所称道。其中又尤以铁矿藏量最为丰富,足有四十五处之多。
因此之故早在战国时期,南阳宛城就已成为楚国最著名的治铁中心。
虽然相比徐州而言南阳缺少海运之利,然而南阳盆地位于江、河、淮、汉之间,极具水陆四通之便,这点便又远胜于徐州了。
只可惜袁术坐拥此等宝地却不懂经营,一心只想着劫掠。
当得知陶丘洪一行的目的之后,他竟然直接想要魏哲派幽州精骑为自己效力。
这让本来对陶谦印象一般的陶丘洪,都忍不住有些怀念徐州了。
幸好袁术虽然有些贪得无厌,但主簿阎象却是一个明白人。
实际上阎象早就对袁绍的肆意扩张感到忧心了。
如今袁绍的势力已经遍布冀州、兖州、青州、并州,而袁术却在荆州折戟。
两相对比之下,曾经煊赫一时的袁术已经落入下风了。
最终在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