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并州胡患【3.5K】 (第2/3页)
卑校尉未来的驻地。
在这场乱战还没有落下帷幕之前,这些鲜卑人只能暂时充当汉人的牧奴。
然而当魏哲在弹汗山大胜轲比能时并州的局势却越发严峻。
……
并州,西河郡。
美稷县,南匈奴单于庭。
“汉人自相残杀正是我族的大好机会,此时不出兵难道要等他们再出一个刘邦吗?”
说话者乃是一个身材肥壮的中年,乃屠各部首领刘豹。
屠各部,有时也被称为屠各胡、休屠胡,虽是匈奴人却自成一派,号为别种。
前汉时匈奴王族之中百便有休屠王一席之地,由其统领休屠部、独孤部、屠各部。后来著名的金氏、独孤氏、刘氏出自休屠王部。
汉武帝的三位托孤重臣之一的金日磾,便是休屠王之子,冠军侯霍去病的俘虏。
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匈奴虽衰败了,但屠各部在匈奴中的地位却反而水涨船高。
随着刘豹话音落下,几位年轻的部落首领也纷纷点头。
“并州本就是我族之地,此时夺取正可告慰先祖。”
“不错!拿下并州,让匈奴重新伟大!”
随着一个个部落首领发表看法,大帐内的气氛顿时陷入亢奋之中。
话说匈奴内迁并州腹地之后,单于之位本来都是受汉庭操控的。
比如灵帝光和元年(178)南单于死,按照匈奴惯例其子呼征单于继立,结果不出一年,呼征单于便被护匈奴中郎将张修所杀,转而扶持右贤王羌渠为新单于
而在张修之前,匈奴中郎将已经屡次武装干预匈奴王庭的继承人选,护扶植“亲汉”的匈奴傀儡上台了。
所以匈奴内迁之后,虽然客观上确实得以休养生息,但内部逐渐变得撕裂。
不难想象,这些被汉廷扶植上位的匈奴贵族,在立场上一定是亲汉的。
这也是羌渠单于继位之后,为何会义无反顾的发兵帮助汉军平定张纯之乱的缘故。
即便羌渠单于同样会放纵族人劫掠汉民,但他确确实实是亲汉派。
政治立场和日常行为,大多数时候并无关联。
于是,当于夫罗领兵外出,协助汉军平乱时,匈奴内部随即发生变乱。
屠各胡与南匈奴左部呼衍氏联合,先杀羌渠单于,后杀并州刺史张懿。
从这点就能发现,屠各胡和匈奴左部贵族的立场是站在羌渠单于的对立面。
在大多数匈奴贵族看来,羌渠父子都是得位不正,且出卖匈奴利益,甘当汉廷爪牙,不配作为匈奴单于。
遂有:匈奴国人俱杀其王,共立须卜骨都侯为单于。
因为南匈奴左部以呼延氏为尊,右部贵族则以兰氏、须卜氏为首。
让须卜骨都侯上位,很显然是南匈奴内部的一次政治交易。
否则羌渠单于也不会如此轻易的就被族人给弄死了,没掀起一点风浪。
当然,这个结果也不奇怪。
毕竟羌渠单于本来就没有获得南匈奴实力派的拥戴,而是依靠汉庭的强行干涉才得以继位。如此一来,当汉地动荡、汉庭的影响力下降时,羌渠单于遭到了匈奴贵族的反攻倒算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过取代羌渠的“须卜骨都侯”也没长久,在位一年便死了。
最有意思的是在须卜骨都侯单于死后,南匈奴竟然玩起了“共和”。
他们并没有再选出新单于,而是由匈奴王庭的贵族们代为摄政。
而“贵族议政”模式的出现,则让南匈奴变得越发撕裂。
比如在屠各部的自由性越来越大,越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