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草原大会【1/2】 (第2/3页)
说了,石碑太小也没什么气势,反而丢了汉人的脸面。
见他这么一说,魏哲也忍不住一阵犯难。
倒是一旁的阎柔闻言忽然灵机一动,当即笑着道:
“君侯,末将倒是有一个主意,不知道成不成。”
说罢阎柔也不卖关子,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原来在北海(贝加尔湖)之中有二十多个湖心岛,其中最大的一座湖心岛长约百五十里,宽约三十里,方圆足足有千里之大。
听到这里田丰不禁有些咋舌,他却是没有北海竟然如此广阔。
魏哲倒是没有多意外,毕竟后世早已测量过,贝加尔湖的面积约为韩国面积的三分之二,基本上和海南省差不多大。但最令人震撼的是它的深度:平均水深744米,最深处达1642米,比许多海洋还要深邃。
若非如此,贝加尔湖也不会被华夏先民称之为“海”了。
而阎柔早年流落草原时曾听人说此岛之上有一座石山,通体黑色,十分神奇,并且断裂口多如镜面一般,被胡人尊为天神居所。
田丰闻言不由眉头微皱道:
“《山海经》中《海内经篇》曾言‘北海之内,有山,名曰幽都之山,黑水出焉……想来说得便是此山了!”
说到这里,只见阎柔狡黠一笑道:
“既然眼下军中缺碑,那不如以此山为碑如何?”
“以山为碑?”
魏哲先是一愣,随后便忍不住抚须而笑。
“好主意!此举正合我汉家气象!”
虽然同样是在峭壁上勒石记功,可魏哲若是刻上“北极碑”三个大字,那境界可就比窦宪当年高上一层了。
如此界碑,古来谁能立之?
就算抛开“北极碑”的大小不谈,湖心岛的石山也确实是一个绝佳的位置,想必足矣流传后世。
魏哲当即令军中匠师操办此事。没有舟船没关系,现造一些木筏足矣。
于是没过多久北海湖心的幽都山上镌有“北极碑”三字。
在一座截面光滑的峭壁上,汉军工匠更是刻文曰:
“四方诸夷,凡有敢犯者皆斩!”
“必亡其国,灭其种,绝其苗裔!”
上述文字甚至是魏哲亲手所写,也算是留下一份传世墨宝了。
不过立“北极碑”只是顺带,北海的丁零诸部才是魏哲关注的重点。
……
话说北海(贝加尔湖)周边生活的游牧部落,历史其实极为悠久。
由于他们搬家时大多都喜欢用一种车轮十大高大的木车,所以才被视为一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