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汉官 > 第122章:心气与胆气【二合一】

第122章:心气与胆气【二合一】

    第122章:心气与胆气【二合一】 (第1/3页)

    大战之后,胜负虽分,喧嚣未休。

    临平乡外三五成群的溃兵在旷野中乱窜,魏军也没有追击。

    毕竟此战淳于琼据营而战,西路袁军两万多人几乎被全歼于此,纵然有些许漏网之鱼也无关紧要。

    至于封锁消息那就更没必要了,像这种级别的大战一旦发生就别指望保密。

    与其在这方面花费心思,还不如杀人的时候再麻利一点。

    兵家之事就是这样,一步快步步快。

    有时候即便对方知道你想干什么,但已经来不及做出有效的应对了。

    ……

    话分两头,当临平战场落下帷幕时,漳水河畔的张燕却陷入两难之中。

    “魏公威那厮去了临平乡?”

    淳于琼的使者还不知道大战已经结束,当即焦急的恳求道:

    “卑职绝无虚言,还请将军速速发兵,迟者晚矣!”

    但张燕却不为所动,只是眉头微皱道:“那厮带了多少兵马?”

    “约莫两万左右,多为骑兵。”使者也不知道张燕在顾虑什么,只能劝道:“此贼虽悍,但合贵军与我军之力前后夹攻,必能大败魏军。如此天赐良机,将军千万莫要错过呀!”

    只是无论使者怎么说,张燕却始终没有给个准话。

    待淳于琼使者退下之后,伺立左右的张方忍不住开口道:

    “父亲,兵贵神速,这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

    魏哲都从城池里面出来了,只要他们合力夹攻即便没有大胜也不会大败。

    若是再让魏哲龟缩在下曲阳之中,纵然两军最后攻克估计也会死伤惨重。

    乱世之中,兵马才是立足的本钱。

    如果黑山军伤亡过重,那么就算魏哲身死估计他们父子也没办法窃取幽州。

    于是乎不等张燕开口,张方便主动请缨道:

    “儿愿为先锋,淳于将军若见了我,想必也能再多坚持一阵子。”

    “胡闹!”张燕顿时瞪了他一眼,训斥道:“竖子无知,焉知此中凶险?”

    张方这小子都能想到的东西,张燕会不明白吗?

    他之所以还在犹豫,主要是在考虑下一步是打下曲阳还是支援淳于琼。

    毕竟下曲阳可是魏军的粮仓,从中山国和涿郡转运来的粮草都快堆满了仓库。

    那什么,冀州毕竟是袁绍的地盘,有些信息他还是能搞清楚的。

    只是袁绍这回却很难效仿曹操那样来一回奔袭“乌巢”了。

    因为魏哲早就考虑到这一点,不仅给中山相耿武留下一万屯兵守卫粮仓,同时还将原来的下曲阳义兵以及相关家小全都迁居城中,免得被人拿家小要挟。

    这群义兵论战斗力或许不算什么,但却大大增强了魏军在下曲阳的统治基础。

    毫不夸张的说,倘若城中有士族、豪强敢趁机作乱响应袁军,用不着魏军出手这些义兵群体就会主动把他们砍成十八块。

    原历史中,淳于琼守卫乌巢时虽也有上万兵马,但防御终究还是薄弱了些。

    当然,对于这些张燕自然不知道,他只清楚粮仓的重要性。

    如果能攻占下曲阳……不,只要对下曲阳造成威胁,魏哲估计都会连忙撤兵。

    如此一来,他不用赶赴临平也照样可以替淳于琼解围。

    围魏救赵的计策张燕也会用,真当他没读过兵法么?

    甚至这里面张燕还隐藏着另一层意思,那就是提防淳于琼。

    作为资深老贼的他可不会像张方那个傻小子一样把淳于琼真的当友军。

    袁绍虽说是表他当幽州刺史,但张燕心底却始终有些不放心。

    谁知道淳于琼这厮是不是准备拿他当替死鬼!

    届时他人都死了,袁绍再追封个幽州刺史也就算不上食言了。

    想到这里,张燕越想就越觉得淳于琼的求援有点可疑。

    明明接战不足一日,哪里就危急到这种程度了。

    两者兵力相当,淳于琼还是据营而守,纵然是头猪也能坚持三五天吧?

    由此可见淳于琼不是故意保存实力引他前去,就是有意藏拙。

    就这样,一番思量之后张燕果断决定还是朝着下曲阳前行。

    围魏救赵者,攻敌所必救也!

    反正帮淳于琼解围就行了,至于围攻完全可以等魏哲撤回下曲阳再说。

    届时他以逸待劳拦截魏军,自然可以和淳于琼合力一举破敌于城外。

    不得不承认,相比于张方的建议,张燕这个方案的风险确实要低多了。

    本来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