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拉维 (第2/3页)
份,根本闲不下来。
那位酿酒大亨维贾尼.马尔雅,又来找他了。
前几个月在果阿时,他就打听过几次。
如今不知道为什么,他也来到了新德里。
马尔雅小时候随母亲住加尔各答,父亲却常年在班加罗尔工作。
因为母亲的疼爱,缺乏父亲的管教,他打小就行事高调。
在别人还穿开裆裤的时候,他就开着一辆法拉利儿童车在家门口转悠。
成年后马上就开着配有涡轮增压器的保时捷911,在大街上飙车。
接替父亲的商业帝国之前,报纸上有关于他的香车美女花边新闻倒是不少。
27岁他没有一点准备,就被推到了台前。
大家不看好他,于是马尔雅想证明自己。
他接手家族生意没几天,就做了许多盲目的投资。
他开过连锁披萨店,做过自己的可乐品牌,还投过电信设备制造厂,结果无一成果。
结婚后他的妻子和孩子大多数时间都生活在旧金山,他有时间也会在那待上个把月。
他还在旧金山买下了一座葡萄园、一个精酿啤酒厂和一家报社,老爷车也越来越多。
这得益于他的啤酒生意,他所具备的父亲没有的营销能力凸显出来以后,酒业生意更是蒸蒸日上。
他慢慢认识到盲目扩张的弊端,开始主攻酒业,卖掉或者关停之前拓展的医药、快餐等业务。
马尔雅最高明的一步棋就是救火了奄奄一息的翠鸟啤酒,将其变成印度的国民啤酒和全球各地咖喱屋的标配。
年轻人去酒吧不说“给我来一杯啤酒”,而是“给我来一杯翠鸟啤酒”。
马尔雅对外界评论他以前的年少轻狂不以为意,甚至嗤之以鼻。
“我的生活方式让我变成媒体的宠儿,我的派对、我的跑车.我27岁继承家业,做的也是27岁年轻人想做的事,但他们却拿我跟德鲁拜.安巴尼比27岁小伙子想开红色法拉利再正常不过,但50岁的人可能对跑车不感兴趣,我只是在做那个年龄段的自己罢了。”
“那你怎么看待罗恩.苏尔呢?他现在甚至还没25岁。”
马尔雅语塞,“那家伙是个怪胎,我怀疑他心理年龄有五十岁,他的脑筋异于常人。我得承认他在创业这方面做的比我好,甚至不逊于德鲁拜.安巴尼,但在享乐这方面,他差我太多。”
没错,马尔雅生活奢靡,但哗众取宠背后也有清晰的商业逻辑。
印度禁止酒类广告,酒商只能想方设法以其他方式吸引顾客,有的邀请顾客免费试喝。
而马尔雅,则选择推销自己,为自己代言。
“我和理查德.布兰森一样,”他说,“我们将自己的生活和品牌融为一体。”
这招很有效,报纸会报道他在翠鸟别墅举办的盛大派对,刊登当年翠鸟泳装模特日历上的照片。
这样不知不觉,翠鸟品牌就提高了曝光率。
只是马尔雅还不满足,他有更大的野心,他很早的时候就觉得当航空公司老板是一件非常酷的事。
93年印度航空业允许民间资本入场,这是一块亟待开发的领域。
只是现在翠鸟酒业的版图还不够大,他需要更多的资本,才能玩得转航空业。
他打听过了,想要开拓一家民营航空港公司,至少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