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欺骗的土壤 (第1/3页)
罗恩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他本来还想着如果这个阿林丹姆靠谱,就让对方去帮忙筹建北方工业大学。
哪知道这家伙是个传销头子!
嗯,北方工业大学,就是罗恩准备搞的私立学校。
名字非常响亮,让人误以为这是国家级的重点大学。
正因如此,罗恩才放弃了如“苏尔大学”,这种私人性质浓厚的称呼。
他算是占了个便宜,借着北方邦的便利,才定下了这个名字。
大学既然带“工业”这个词,课程的设置上,也理所应当的有所倾向。
主要是土木、工程、材料、能源、电气这些专业,专门为他名下的置业公司、基建公司、水泥厂、发电厂、苏尔电器服务。
学校的筹建才刚刚开始,选址、师资团队、资质审批、教材的选择和编写.一大堆的事。
罗恩对这所学校寄予厚望,所以才特地跑到古尔冈去考察。
回来之后他就让人深挖那所商学院的资料,还别说在教育部那里果真得到了有用的信息。
印度计划与管理学院,阿林丹姆亲手管理的学校,压根没获得官方承认。
直到今天政府部门还经常去那儿找茬,他们不允许商学院使用“印度”这个抬头。
教育部从没登记过这所学校,办学资质、学位认证,这些根本就没得到认可。
就在前两个月,政府还给阿林丹姆他们寄了警告信。
看到这则消息的时候,罗恩直接呆了。
那家伙当时还吹嘘什么来着,学校有硕士授权点,他本人也拿了这个学位。
好嘛,自己给自己发证是吧,他怎么不整个博士呢?
还得是我大印度,罗恩叹为观止,什么奇葩人才都有。
就这样的一个传销头子,竟然还混成了有模有样的大亨。
离谱的事情还不止这些呢,有人揭发了商学院背后的真相。
他们说学校的宣传广告纯粹是误导,只有德里校区才有图片中所标的配套设施,从游泳池到图书馆。
只是这些设施都小的可怜,更像是做做样子,完全没有图片上的那样精致、豪华。
广告上其他分校只有几座拥挤的办公楼,根本没有所谓的校园和游泳馆、图书馆。
聘请的名牌教授,包括任教于沃顿商学院、纽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的,只是些“客座教授”。他们大多是走走过场,或者发表即兴演讲。
学院授予的学位,全印度政府都不承认。他们还在自己的杂志上捏造数据,来取得学校排名。
吹嘘学校的毕业生能到麦肯锡等跨国公司上班,也完全是子虚乌有的事。
有人还发现,阿林丹姆父亲乔杜里当初办学院时,就没得到过政府的许可。
乔杜里自称“博士”,说这个学位是柏林经济学院颁发的。
他经参加印度议会选举,尽管得票极少,以致于最后连竞选押金都没能退回来。
在递交选举委员会的申请中,他把自己的学位寄到前民主德意志的柏林去申请验证。
但是一个已经不存在的国家,怎么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