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联合研发 (第2/3页)
?”
“美元。”
“哎呀!”大嘴的嘴都快笑歪了。
一亿美元,何愁大事不成?
现在的芯片其实没那么高端,又不是3G时代或者4G时代,能满足基本的通信需求就行。
这么多钱,包括人员招募、设计流片在内,缩减个几倍绰绰有余。
华子又不是白手起家,很多资源都能用的上。
“但是我刚刚说的的条件,必须要做到。”
“没问题,肯定行!”大嘴忙不迭的答应。
他给的太多了,自己的那张嘴根本控制不住。
也不知怎么的,在大嘴眼里,面前的这个阿三突然变得金光闪闪。
双方约定,下个月就敲定这件事,然后就开始紧锣密鼓的筹备。
大嘴没在孟买多待,兴冲冲的就回去报喜了。
他是技术出身,对芯片开发其实心里有数。
现在手机的芯片集成度不高,以华子的实力,两三千万美元就够了。
剩下的钱,还可以用来整合产业链。
他们此前之所以没有进军手机芯片市场,那是因为内部没有这项业务。
大嘴有些蠢蠢欲动,芯片都有了,自家是不是也能整个手机出来呢。
以印度的庞大市场,苏尔电器必定会把芯片的成本,平摊到足够低。
那时候就是他们进场手机的好时机。
有搞头!
没管大嘴心里的小九九,罗恩已经在考虑另外一件事。
那就是要不要重新成立一家芯片设计公司,就像金翅鸟一样。
先把架子搭起来,等到市场慢慢成熟的时候,就可以卖基站、卖芯片给其他同行。
产业链利润最丰厚的那一环,才是他想要的。
名声和钱,二者兼得呀。
除了手机,苏尔电器的电冰箱马上也要上市了。
为了适应印度的国情,以及尽可能多的占领市场,他们设计的冰箱多是单开门。
个头也比较小,价格最低的那档大概在一万卢比,跟小尺寸的彩色电视机差不多。
这玩意儿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印度这里的刚需产品,天气太热,食物没法保存。
只是这个价格依旧十分不友好,可能只有不到10%的人口消费的起。
但不管怎么样,该有的东西,就得有。
就好像苏尔电器在折腾的笔记本电脑,技术都是买的,全靠组装。
售价预计高达三四万卢比,买的人更少。
不过作为行业的龙头企业,这些高科技产品,不能缺少。
先把牌子立起来,多宣传几年,以后说不定就深入人心了。
还是那句话,先培养市场,再赚钱。
随着千禧年逐步临近,新世纪即将到来。
积累了那么多年,苏尔电器现在颇有一种厚积薄发的架势。
各种各样的新产品开始推出,他当初的几个家电事业部的规划,也该提上日程了。
在罗恩忙着整合苏尔电器各事业部的时候,大选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
史上最大规模的权力让渡可能即将发生。在此之前,印度和巴巴羊在脱离殖民统治后,巨大的权力转移已经产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