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宣府总兵:秦良玉! (第2/3页)
“宣府作为大明与蒙古之间的咽喉要地,一旦失守,大明的京师也将岌岌可危。”
薛国观听到这话,随即这才冷静了下来。
不过一时半会的他也没什么好办法,只能无奈地向朱慈烺拱手道:
“太子殿下,请容臣思量一番再做回答。”
朱慈烺没有说话,只是微微点头。
随后,小太监奉上茶水,薛国观喝了一口茶,随后开始来回踱步,苦思对策。
不久,李邦华也赶到了。
他一进门便感受到了这里的气氛有点不太对劲。
和薛国观一样,没等李邦华行礼,朱慈烺便道:
“无需多礼,先看看那些东西再说!”
说着,朱慈烺指了指薛国观刚才放在桌上的东西。
李邦华先是有些好奇,但随即还是拿起桌上的东西看了起来。
下一秒,他的脸色就变得难看了起来。
等看完之后,他同样震惊不已!
随即愤怒地骂道:
“宣府这些家伙真是狼心狗肺,竟然暗中资助建奴!真是死有余辜!”
再看看朱慈烺和薛国观,李邦华终于明白为什么这里的气氛这么紧张了!
薛国观这会儿还没想到好办法,随即便皱着眉头说道:
“孟暗,多余的话就不说了,还是想想该怎么杀掉这群家伙吧!”
“毕竟宣府可是边镇重地,如果一下子杀掉这么多的官员,肯定会引起动荡!”
李邦华闭上眼睛,努力让自己的情绪稍微平稳一些,随后这才说道:
“这些人必须严惩,但也不能一概而论。”
“首先,宣府总兵和宣府巡抚肯定参与其中,所以他们必死无疑!”
“但剩下的这些人中肯定有些是不知情或被迫的,不能一概而论。”
“总不能宣府这个地方的所有官员都私通建奴吧?”
“真要这样的话,朝廷的脸面往哪里放?”
虽然薛国观对李邦华的这些话有些不满,但仔细一想又觉得李邦华说得有道理。
就在这时,朱慈烺开口了。
“杀多少人暂且不论,现在最关键的是我们该如何杀?”
“本宫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无论如何都要保证宣府的安定。”
“宣府不能出事!”
两人听到这话都皱起了眉头,因为他们也知道宣府的重要性。
薛国观沉思片刻后说道:
“太子殿下,现在最要紧的是先派人去接管宣府巡抚和总兵的位置。”
“至于到底要杀多少人,先放一边,总之不能再让他们继续通敌了。”
朱慈烺点头表示赞同,并问道:
“你们有合适的人选推荐吗?”
薛国观拱手道:
“有!臣推荐户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史可法担任宣府巡抚。”
史可法?
朱慈烺想了想,印象中确实也是个忠臣良将,而且最终也为大明殉国了。
就在这时,李邦华也附和道:
“臣附议!史可法公正无私,且颇有才能,定能整顿宣府的风气。”
两位大臣都同意了,朱慈烺自然也没什么好说的。
“既如此,就这样吧!”
随后,朱慈烺又问道:
“巡抚的人选定了,总兵的人选呢?”
两人听到这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