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 第一百一十六章 那些年,大玉儿和多尔衮不得不说的故事......

第一百一十六章 那些年,大玉儿和多尔衮不得不说的故事......

    第一百一十六章 那些年,大玉儿和多尔衮不得不说的故事...... (第2/3页)

什么,怎么突然是这幅表情?

    朱慈烺却笑得更加灿烂。

    “既然他们那么好奇,也给他们看看吧。”

    洪承畴红着一张老脸点了点头,然后将小册子递给了薛国观。

    薛国观看了几眼,同样老脸一红,便将册子递给了李邦华。

    李邦华初时好奇,但翻阅几页后也羞红了脸,最终将册子递给了曹变蛟。

    不多时,曹变蛟的脸色也红得像个猴屁股,拿着小册子不知该往哪里放。

    看着眼前的几人都是一脸的尴尬,朱慈烺笑着解释道:

    “这上面的内容也并非完全是杜撰的,根据辽东那边的锦衣卫密报,这多尔衮确实和他的嫂子有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而且不管是真是假,这上面的故事都能直击人心。”

    “建奴之中,亦不乏对大玉儿和多尔衮之事感兴趣的人,只要将这上面的内容传入建奴军中,定能引发一阵骚动,动摇其军心。”

    “此乃本宫的心理攻击之计,诸位觉得如何?”

    众人闻言,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这就是心理攻击啊!

    不得不说,虽然这个办法有点荒诞不经,但细细想来,却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心理战术。

    要是把这小册子用汉文、蒙文、满文翻译一下,然后丢入建奴军中,势必会引起建奴的内讧!

    别的不说,最起码皇太极那张老脸算是彻底丢光了.

    就在此刻,洪承畴似乎又忆起了什么重要之事,连忙补充道:

    “太子殿下,臣在启程前来此之前,担忧建奴会趁臣不在之际发动攻击,故特意策划了一次突袭行动。”

    “此次突袭大获全胜,斩杀建奴八百余首级,现已全部移交兵部处理。”

    “哦?”

    朱慈烺闻言,脸上不禁露出惊喜之色,他朗声笑道:

    “好好好!洪大人真不愧是我大明的忠臣良将!这笔功劳本宫暂且记下,待到此次大战全面胜利之后,再一并封赏!”

    接着,他又关切地说道:

    “关宁铁骑一路赶来,实属不易,传本宫旨意,每人发放三十两赏银,并另赐酒肉饭食以示嘉奖。”

    “同时让兵部寻一合适之处,安排他们扎营休整。”

    站在一旁的方正化闻言,连忙躬身领命道:

    “奴婢遵旨。”

    洪承畴与曹变蛟听到如此丰厚的赏赐,心中也是暗自欢喜。

    因为这样的赏赐足以证明朝廷如今财力雄厚,与往昔崇祯时期连军饷都难以筹措的困境已是天壤之别。

    就在这时,朱慈烺转而看向李邦华问道:

    “李大人,你此次前来所为何事?”

    李邦华尚未开口,洪承畴便识趣地拱手道:

    “太子殿下,臣先行告退。”

    洪承畴看出李邦华与太子似有要事相商,所以他很自觉的想要避嫌。

    然而,朱慈烺却摇了摇头。

    “不必如此,现在商议的都是国家大事,你们也是国家的栋梁,无需回避。”

    李邦华闻言,也不再犹豫,直接说道:

    “回禀太子殿下,几位尚书、内阁大臣因私通建奴已被严惩,但这些空缺的职位总需有人填补,否则国家运转将受影响。”

    “因此,臣斗胆请求派遣合适人才填补这些空位。”

    朱慈烺闻言,心中暗笑,没想到李邦华的目的竟与之前的薛国观一样。

    他随即打趣道:

    “你们这是商量好的吧?一前一后来劝本宫。”

    一旁的薛国观听到这话,也是一脸的尴尬。

    朱慈烺随即又道:

    “不过你们说的也有道理,此事确实重要,关于刑部尚书和礼部尚书的人选,你们有何推荐?”

    随即,李邦华就和薛国观各自推荐了数人。

    朱慈烺在心中默念了一下这些名字,很快就过滤出了三个人。

    工部右侍郎范景文。

    礼部右侍郎王家彦。

    刑部右侍郎孟兆祥。

    印象中,这三位都是最终以身殉国的文臣。

    其中范景文更是难得,他一生为人正直,为官清廉,身为文臣,还颇通军事,应该算是一位能臣。

    不仅如此,他还是作为内阁大臣以身殉国的,是殉国文臣中官职最高的一位!

    考虑再三,朱慈烺终于做出了决定。

    “礼部左侍郎王家彦升任为礼部尚书,刑部右侍郎孟兆祥升任为刑部尚书。”

    “薛国观升任内阁首辅,工部左侍郎范景文,入阁参政!”

    李邦华听到这话,稍微思量了一下之后便拱手道:

    “臣遵命!”

    薛国观心里美滋滋的,转悠了一圈,他还是又当上了内阁首辅。

    不过紧接着,他赶忙又问道:

    “太子殿下,是否还要再挑选一两位大臣入阁?”

    朱慈烺点了点头,随即说道:

    “四位内阁大臣确实有点少,不过关于接下来的内阁人选,本宫自有安排。”

    接着,朱慈烺转向洪承畴道:

    “洪大人,等到这次辽东战事结束之后,本宫有意调你回朝入内阁,你觉得如何?”

    洪承畴闻言,一时间竟有些错愕。

    他虽身为蓟辽总督兼兵部尚书,但这些都不是他真正想要的。

    作为一个文臣,他真正想要的便是入阁!

    结果没想到,这一天会来得如此突然!

    激动之下,洪承畴连忙跪下谢恩:

    “臣洪承畴谢过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朱慈烺见状,连忙将他扶起,并说道:

    “不用如此多礼,你的功劳本宫一直都记在心里,你放心,本宫绝不会亏待你。”

    对于洪承畴的未来规划,朱慈烺早已有了打算。

    他打算将洪承畴放在自己身边,让他担任内阁大臣,并在这个位置上直接把他锁死。

    因为他深知洪承畴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文臣,无论是对待李自成还是建奴,他都有独到的见解和策略。

    将他放在内阁主掌国家大事,对大明将大有裨益。

    至于历史上洪承畴原本干的那些破事,不提也罢!

    反正伴随着他的到来,大明的历史轨迹已然发生了改变.

    砰!

    突然就在此时,外面传来了一声枪响,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洪承畴等人瞬间脸色大变,他们知道在东宫中使用火器是绝对的禁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