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 第一百二十五章 真当锦衣卫是吃干饭的啊!

第一百二十五章 真当锦衣卫是吃干饭的啊!

    第一百二十五章 真当锦衣卫是吃干饭的啊! (第3/3页)

经杀了不少勋贵,要是再杀的话,多少有点说不过去。

    再者说了,要是让人知道大明的勋贵们无论什么时候都想要坑大明的话,他自己都觉得有点丢人!

    所以,朱慈烺还是想先警告一下他们。

    当然,要是他们不听劝,非要在这个时候搞点什么事情的话,那他也就只能大开杀戒了。

    吩咐完了这些事情后,朱慈烺虽然没再怎么过问,但锦衣卫还是及时给他送了各种情报。

    比如说,张世泽那晚请了哪些勋贵子弟去喝花酒,席间又谈了些什么事情。

    这样的结果是第二天就有一大笔银子送到了东宫。

    朱慈烺心里明白,这是那些勋贵们在表态,于是他也就坦然收下了。

    与此同时,夏德武那边也在紧锣密鼓地行动着,他派人联系了京城的几个大粮商,然后开始把粮食卖给他们。

    这些事情朱慈烺其实都没怎么关注,但锦衣卫、东厂、西厂这些情报机构可不是摆设。

    每天的情报都源源不断地送到东宫,只要他愿意看,随时都能查阅。

    这就是明朝强大的情报系统,有些事情你就算不在乎,但只要你想知道,随时都能知道。

    不客气的说,就算朱慈烺现在想知道内阁首辅薛国观今晚吃了什么菜、喝了什么酒、又是睡在哪个妾室房里,他都能在一刻钟之内得到全部的情报。

    当然,只是打个比方,朱慈烺可没无聊到去调查这些破事儿。

    接下来的几天里,朱慈烺最关心的还是水泥的生产问题。

    好在水泥的生产量一直都在大幅提升,越来越多的原材料被运往临时搭建的水泥厂,然后又被制成水泥。

    除此之外,朱慈烺这几天也没闲着。

    因为他知道,赈灾可不是简单地给灾民吃饭就行。

    每次大灾之时,瘟疫都会随之而来。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在明末这个时候,很快就会有一场大规模的鼠疫流行。

    他甚至记得自己在历史中好像也得过鼠疫?

    根据历史记载,那场鼠疫直接导致京城死亡人数过半!

    要知道,现在京城可是足足有一百万人啊!

    如果历史上记载的是真的,那也就是说这场鼠疫会导致五十万人丧命!

    而且这还仅仅只是京城的死亡人数!

    至于整个大明加起来会死多少人,朱慈烺真不敢想。

    所以他无论如何都要杜绝这种事情的发生。

    虽然历史中没有明确表示这场瘟疫的源头,但他大概也能猜到,很可能是因为灾民的尸体没有得到妥善处置而引起的。

    毕竟大灾之后,遍地都是死人,这些死人如果得不到妥善处理,就会腐烂发臭,然后吸引一些老鼠之类的动物啃食。

    之后这些动物会四处流窜,再被饥饿的灾民抓到吃掉,瘟疫自然而然也就传播开了。

    所以,朱慈烺开始准备一些可以防范瘟疫的东西。

    除了制造口罩之外,他还下令户部和工部准备大量的艾草和硫磺用来消毒。

    除此之外,太医院和和民间药店医馆也要准备大量的治疗瘟疫的药物。

    当然,酒精、香皂这些能杀菌的东西一样也不能少。

    此外,朱慈烺还给那些即将到来的灾民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矩。

    比如,不能随地大小便,上厕所必须去指定的地方。

    不能喝脏水、生水,只能喝烧开的水,到时候他会安排专人二十四小时烧水。

    除此之外,生病必须及时上报,如果不报,就立刻驱逐出去。

    他还重新启用了朱元璋当时设立的一些社会福利机构,比如“养济院”、“惠民药局”、“漏泽园”。

    所谓的“漏泽园”其实就是国家公墓,用来免费埋葬去世的死者。

    从这点来说,朱元璋对待普通百姓的态度确实是没得说。

    只不过到了明朝中后期,国家财政跟不上,贪官又横行霸道,导致这些举措都无法实施。

    但现在,朱慈烺又重新启用了这些机构。

    不过,考虑到灾后尸体可能会引发瘟疫,朱慈烺决定所有死去的人都必须焚烧处理,以防止病毒扩散。

    此外,现在是最容易出现人祸的时候,所以安全方面也必须加强防守。

    因此朱慈烺规定,除了一家人可以住在一起之外,其他的男男女女都必须分开住,以防止发生一些不该发生的事情。

    对于偷盗、贱银等违法行为更是零容忍,一旦发现直接处斩!

    做完这一切之后,他将所有的东西全部整合,制定成了一本“救灾手册”!

    准备下发到全国各地,让全国各地都照此实行。

    当然,其中需要的物资也都有朝廷免费提供。

    忙完这一切,已经是三天之后了。

    看着自己好不容易制定好的“救灾手册”,朱慈烺长长地舒了口气。

    他觉得自己已经把能想到的全部都想到了,这次应该不会再出什么大乱子了吧?

    于是,第二天上朝的时候,许久都没有上朝的朱慈烺终于出现了。

    王承恩照例高呼道: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紧接着,户部尚书倪元璐和工部尚书徐石麒分别出列,大概讲述了一下这几天的粮食调动和救灾情况。

    朱慈烺听得很满意,随后这才说道:

    “诸位,关于此次救灾,本宫这里也有一些想法,不妨请大家看看。”

    说完,他示意旁边的王承恩把早已准备好的《救灾手册》分发给几位大臣。

    大臣们翻开手册查看了一番,瞬间便是一脸惊愕。

    因为他们没想到这位太子爷居然想得如此周密,这本小册子从赈灾到可能发生的瘟疫、以及解决办法、灾后重建都罗列得清清楚楚。

    如果真的按照这上面的严格执行的话,貌似还真的能确保不会爆发瘟疫。

    “太子殿下如此贤明,真是我大明之幸啊!”

    薛国观第一个站出来恭维。

    紧接着,在场的其他文武大臣们也纷纷附和了起来。

    “太子殿下英明神武,才智过人,臣等敬佩不已!”

    “大明有太子殿下,何愁不能兴盛!”

    “太子殿下仁德布于四海,实乃国家之幸,万民之福啊!”

    朱慈烺坐在御台之上,一时间居然有点脸红。

    这群家伙也有点太能舔了吧?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被自己杀怕了的缘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