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这会不会是大明太子的阴谋? (第2/3页)
向一旁的英国公,继续刚才的话题道:
“这次英国公就不必随军出征了,本宫打算让张世泽一同出征。”
啊?
张世泽听闻此言,脸上写满了惊愕与茫然,完全不明白这话是什么意思。
什么随军出征?
朝廷这是要干什么?
英国公亦是微微一怔,不过他久历官场,心思通透,瞬息间便回过神来,眼中闪过一抹恍然之色。
原来之所以不让他随军出征,是因为要带着张世泽去啊!
虽说事情有些出乎意料,但静下心来细想,却也合情合理。
毕竟自己年事已高,精力不复往昔,家族的未来重担迟早要落在后背身上。
下一任英国公也该崭露头角,担当重任了。
让张世泽随御驾亲征,能助他熟悉军中诸事,对其日后成长大有益处。
想到此处,英国公忙恭敬地躬身回应:
“太子殿下所言甚是,臣心中已然有数,知道该如何行事了。”
这边张世泽依旧满心迷茫,眼神中透着急切,因为他真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英国公瞧出儿子的窘迫,不动声色地悄悄瞥了朱慈烺一眼,见朱慈烺微微点头示意,这才三言两语将事情的前因后果简洁明了地跟张世泽讲述了一遍。
张世泽明白了事情得经过之后,刹那间,整个人瞬间变的精神抖擞了起来。
和英国公张之极不同,他正值青春年少,意气风发,一心渴望能在沙场上冲锋陷阵,建功立业。
而即将到来的战争,正是他证明自己的时候!
想到这里,他再次挺直腰背,然后向朱慈烺郑重其事地又磕了一个头。
声音坚定地说道:
“太子殿下放心,臣张世泽必当殚精竭虑,全力以赴,绝不辜负殿下的信任与期望!”
朱慈烺微笑着点头,这才伸手将他扶起,然后笑道:
“英国公一脉世代忠良,本宫相信你定不会让本宫失望。”
张世泽听得心中感动不已,一旁的英国公见此情形,一直悬着的心也终于彻底落了地。
在他看来,只要此次出征能够大获全胜,那他英国公的地位必将继续稳如泰山。
这对他的家族而言,无疑是天大的幸事。
紧接着,朱慈烺又与英国公、张世泽讨论了一些其他事情,随后这才起身离开了。
这一天下来,虽然有点累,但朱慈烺却觉得颇为充实。
因为到目前为止,一切事情皆在按部就班地推进,大明未来可期!
与此同时,另一边。
琪琪格为了能尽快将朱慈烺的消息传递给自己的哥哥阿布奈,一路上马不停蹄地赶路。
仅仅耗费了两天时间,便赶到了宣府。
这一路之上,她顶风冒雨,风餐露宿,身体早已疲惫不堪,甚至几近虚脱。
或许在她看来,她的速度已经够快了,也没有人会比她更快了。
然而,恐怕她万万也没有想到,朱慈烺安排前往宣府报信的锦衣卫速度更快,早在她到达宣府之前,锦衣卫便已然抢先抵达宣府了。
所以,在她赶到宣府之前,宣府总兵秦良玉就已经知悉了朱慈烺的全部作战计划。
不得不说,秦良玉再次被朱慈烺的深谋远虑给震撼到了。
此前初次见到这位太子爷时,她便敏锐地察觉到这位太子爷绝非等闲之辈,其思维之敏捷、谋略之深远,连自己这征战沙场多年的老将都自愧不如。
如今,当知道朱慈烺针对建奴精心谋划的这一整套详尽周密的方案,更是让她惊叹不已。
先是派遣大明水师合力剿建奴水师,彻底消灭建奴的海上力量。
接着又派出关宁铁骑,如神兵天降般直插建奴后方大肆破坏,并且佯装要突袭建奴的盛京,迫使建奴不得不紧急分兵回援。
而后,在蒙古草原上扶持阿布奈重登大汗之位,然后再蛊惑阿布奈从蒙古向建奴发动攻势,佯装要对义州发动攻击。
建奴知道此事之后,肯定会再次分兵应对。
经此两轮的分兵之后,建奴留在辽东防线的兵力已然所剩无几。
此时,大明再增派五万大军赶赴辽东战场,如此一来,明军兵力瞬间如雪球般壮大,超过二十万之众。
而建奴经过两次分兵,兵力恐怕已不足五万。
二十万对五万,明军不仅兵力占优,而且装备精良、兵强马壮。
这一仗,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胜券在握,胜利几乎已是板上钉钉。
更何况,密信中还说崇祯要御驾亲征!
如此一来,明军简直如虎添翼,大明焉有不胜之理?
一时间,秦良玉只觉得心情澎湃!
因此,当琪琪格找到她,并且要求她派兵和蒙古一起对建奴发动突袭时,秦良玉毫不犹豫地便应承了下来。
“你且放心,既是太子殿下之命,本总兵自当遵命行事。”
“这样,本总兵先把太子殿下答应拨付给你的物资给你,你先回去蒙古,然后让阿布奈赶紧召集更多兵马准备出战。”
“到时候,咱们齐心协力,必能大败建奴!”
眼看着秦良玉答应的如此爽快,琪琪格一时间倒是有些反应不过来了。
来的时候,虽说已经得到了朱慈烺的承诺,可一路上她心里始终忐忑不安。
担忧秦良玉会出于种种缘由故意拖延时间,或者克扣之前承诺的物资,让自己无功而返。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事情却是进展得如此顺利!
顺利的让她都觉得有些不切实际了。
难道真是自己想多了?
回过神来后,琪琪格赶忙拱手道谢。
“既如此,那便依总兵大人所言!”
随后片刻不敢耽搁,转身快步离去。
仅仅半天工夫,宣府这边便展现出了极高的效率,将十万两银子、一万石粮食筹备得妥妥当当,并且全部移交给了琪琪格。
宣府此地原本就有阿布奈派遣的蒙古人常驻,本是为了方便双方贸易往来,如今正好派上用场,用来运送这批银子和粮食返回蒙古。
一切准备就绪,琪琪格便率领着队伍离开了宣府,向着蒙古大草原进发。
在草原上,汉人军队若是贸然出击,极易迷失方向,陷入困境,即便手中有精确的坐标指引,也常常会被复杂的地形弄得晕头转向。
但对琪琪格以及她身边那些自幼在草原上长大、熟悉草原每一寸土地的蒙古人而言,这却并非什么难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