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本宫只管封爵,得罪人的事情,还是交给崇祯吧! (第2/3页)
说到底,琪琪格只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姑娘,面对这样的场景,有这样的反应也算正常。
等到吐完之后,琪琪格的脸色依旧苍白如纸,她用手背擦了擦嘴角,强撑着起身,重新上马,然后跟着其他人一起来到了锦州城内。
不过此时此刻,琪琪格却再没有了之前的狂妄之色,心中不由得对崇祯和朱慈烺有了几分深深的忌惮。
她似乎没有想到,崇祯和朱慈烺竟然会做出如此‘丧心病狂’的事情。
人都已经死了,居然还要用他们的人头做京观!
可怜的琪琪格,说到底还只是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根本不明白战争的残酷性,更无法理解在这乱世之中,唯有铁血手段才能震慑敌人!
与此同时,崇祯和朱慈烺早已在锦州的总兵府内等候多时了。
当秦良玉等人步入厅中,见到崇祯之后,秦良玉率先跪地道:
“臣宣府总兵秦良玉,拜见陛下,拜见太子殿下。”
紧接着,她身后的阿布奈和琪琪格也是赶忙下跪,两人的动作稍显生疏,齐声说道:
“参见大明皇帝陛下,大明太子殿下。”
原本按照蒙古的习俗,阿布奈和琪琪格见到崇祯和朱慈烺,只需行蒙古礼节即可、根本不需要下跪。
但今时不同往日,明军大败建奴,城外那座由建奴人头堆砌而成的京观,如同一块巨石,重重地砸在他们的心头,给琪琪格和阿布奈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冲击。
让他们不敢再有丝毫懈怠,态度也变得愈发恭谨。
再加上他们这次来也算是有求于崇祯了,态度自然越恭敬越好。
崇祯今日心情本就不错,如今看到秦良玉到来,还带来了自己刚册封的阿布奈,心情更是愉悦,随即笑道:
“都起来吧!赐座!”
随后,秦良玉、琪琪格以及阿布奈等人便在侍从的指引下来到指定的位置坐了下来。
紧接着,崇祯便询问了一些关于宣府的情况。
而秦良玉自然是如实回答,崇祯听得频频点头,脸上满是欢喜之色,对秦良玉的表现十分满意。
时不时还插上几句,与秦良玉探讨一些边防事宜。
眼看着崇祯和秦良玉聊得热切,阿布奈和琪琪格对视一眼,眼神中都闪过一丝焦急。
犹豫片刻后,阿布奈深吸一口气,给自己壮了壮胆,然后硬着头皮站起身来,双手抱拳道:
“大明皇帝陛下,我这次前来,有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想要请求您的帮助。”
这话一出口,瞬间吸引了崇祯的目光。
崇祯抬眸看向阿布奈,眼中带着几分好奇,语气却是颇为和蔼地问道:
“你且说说是什么事情。”
阿布奈闻言,赶忙说道:
“尊敬的大明皇帝陛下,之前我们接到您的命令,负责拖住多尔衮的两万骑兵。”
“这一战,我们的勇士损失惨重,大概有五千左右的将士伤亡。”
“所以,我希望这些将士都能得到应有的赏赐。”
崇祯瞬间明白了阿布奈的意图,心中不禁觉得好笑。
搞了半天,原来是想要和他要钱啊!
不过转念一想,之前一千五百万两银子都拿出来了,也不差阿布奈这几十万两银子了。
毕竟阿布奈所言也在理,他确实是因为奉了‘自己’的命令才去牵制多尔衮的。
从这方面来讲,给他些银子作为抚恤和赏赐,也是合理的。
然而就在崇祯准备答应的时候,一旁的朱慈烺突然轻轻咳嗽了几声
“咳咳咳。”
声音虽不大,却在这安静的厅内格外清晰。
听到这声音,崇祯诧异的看了朱慈烺一眼,只见朱慈烺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个意有所指的微笑。
崇祯瞬间反应过来,知道朱慈烺肯定又在谋划着什么。
既如此,那他也就懒得再管这件事情了。
随即,他再次看向阿布奈说道:
“关于这件事情,还是交给太子和你们商议吧。”
“太子的意思,就代表朕的意思。”
崇祯说这话的时候语气十分平和,却不容置疑。
阿布奈听到这话,脸色瞬间变得难看了起来,眼中满是不甘。
他早就看出来了,崇祯是个比较好说话的人,只要把崇祯捧得高些,自己态度再谦卑些,或许就能顺利要到银子。
甚至就在刚刚,他明显察觉到崇祯都要答应了!
结果万万没有想到就在这个时候朱慈烺却横插一脚,把这事揽了过去。
这下事情可不好办了!
阿布奈心里清楚,朱慈烺可不像崇祯那般容易应付,心中不禁暗暗叫苦。
但崇祯已经开口,阿布奈虽然满心不甘,却也不能说些什么,只能点了点头。
等到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崇祯这才起身回房休息,秦良玉也被安排到了别的地方。
此时,这里就只剩下了朱慈烺、阿布奈和琪琪格。
朱慈烺坐在主位上,面带微笑看着阿布奈,那笑容中似乎藏着几分深意。
“阿布奈,说说吧,你这次想要多少银子?”
朱慈烺问道。
眼看着终于聊到了正题,阿布奈也不客气,直接说道:
“我之前计算过,抚恤和赏银大概需要三十万两银子,所以我想要三十万两银子!”
三十万两银子?
朱慈烺听到这话,心中只觉得有些好笑。
这点银子能干什么啊?
放在大明,这点银子都不够一万名将士分的,结果到了阿布奈这里,却要给三万将士分,其中还包括死去将士的抚恤。
但朱慈烺不知道的是,阿布奈的封赏其实主要是草场和牛羊,银子什么的只是附加项。
毕竟赶走了建奴之后,蒙古草原尽归阿布奈掌控,他完全可以用这些来进行封赏。
再说了,阿布奈也想狮子大开口,要个一两百万两银子,但用脚趾头想也知道朱慈烺肯定不会答应,所以他最终说出了一个自己认为很合理的数字。
紧接着就在这时,朱慈烺笑道:
“三十万两银子似乎有点少了!这样,本宫给你五十万两银子如何?”
说这话的时候朱慈烺语气轻松,仿佛这五十万两银子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数字。
什么?
听到这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