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左手规则,右手真理,你不服咱就干! (第3/3页)
良玉就已经说不知道了,很明显不是正常的回答!
正常的回答应该是先问他是什么事情,然后再说自己知道或者不知道。
事实上,阿布奈猜对了,秦良玉确实知道这件事情!
就在昨天晚上,朱慈烺就把自己的谋划告诉了秦良玉,然后让秦良玉帮忙配合一下。
虽然知道了秦良玉是在说谎,但阿布奈对此却是毫无办法。
因为经过之前一段时间的相处,他深知这位女侯爷绝非一般女子,她的智谋和胆识远超常人,比许多身经百战的男人都要厉害。
就凭他自己,根本不是秦良玉的对手!
所以就算心中有再多的愤怒与怀疑,阿布奈也只能强压下去。
最终,阿布奈转身离开了秦良玉的营帐,然后气势汹汹地来到义州城,径直前往郑成功和张世泽的住所。
“哎呀,这不是蒙古大汗吗?什么风把您给吹回来了?”
看到阿布奈满脸怒容地走进来,张世泽脸上瞬间堆满了虚假的笑容,赶忙笑呵呵地打招呼。
阿布奈可没心思跟他寒暄,只见他冷着脸,声音中带着丝丝寒意说道:
“张世泽,你别跟我装糊涂,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那五千兵马到底在哪里?你赶紧给我交出来!”
张世泽听到这话,脸上露出一副夸张的诧异表情,赶忙一脸疑惑的说道:
“这话从何说起?什么五千兵马,您的兵马不是好好在城外驻扎着吗?怎么突然找我来要,莫不是您记错了?”
一旁的郑成功也是假装疑惑地附和道:
“对啊!我们真不明白你说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两天我们都在城内处理公务,压根就没有出城,也没见到您的兵马进城啊!”
阿布奈听了面前二人的狡辩,气得双手紧握成拳,指甲都深深嵌入了掌心。
他心里清楚,这两人是在装傻充愣,但自己身处他们的地盘,周围都是他们的势力,根本无可奈何。
总不能真的一言不合就打起来吧?
如今双方兵力悬殊巨大,真要是动手,自己这点人恐怕连一个回合都撑不住!
可就这么轻易地放弃那五千兵马,他又实在心有不甘!
想到这里,阿布奈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怒火,软下口气说道:
“这样吧,我也不要五千兵马了,你们还给我三千就行,剩下的两千就给你们了,如何?”
张世泽和郑成功听到这话,两人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嘲讽。
他们心里清楚,兵马这玩意儿哪有归还的道理?
他们竟然愿意归向大明,那么从此以后就是大明的兵马了,跟蒙古又有个屁的关系?
想到这里,张世泽脸上又恢复了那副无辜的表情,开口道:
“您说的话我们实在听不懂,我们真的从来也没见过什么五千兵马,您是不是被人骗了,还是先回去查清楚再说吧。”
阿布奈气得一阵冷笑,他知道跟这两人讲道理是讲不通了,冲着身后的多木喊道:
“过来,你来跟他们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多木硬着头皮走上前,说道:
“两位,难道你们忘了前天早上请我们喝酒的事吗?”
“就是在那次酒宴上,你们花言巧语蛊惑我们背叛大汗,并且成功说服了五千将士归降大明,你们可别想抵赖!”
这话一出口,郑成功和张世泽脸色骤变,原本的笑容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副阴沉的表情。
随后张世泽假装恼羞成怒,一本正经地大声呵斥道:
“我警告你,别在这里胡说八道!我乃英国公世子、大明未来的英国公,身份尊贵无比,怎会做出如此卑劣之事?”
“还有这位,他是福建总兵郑芝龙之子,当今太子爷的大舅哥,是皇亲国戚,身份何等显赫,又怎会做这种下三滥的事情?”
“而且大明何时有过早上设宴的规矩?”
“你这狗东西居然敢污蔑我们,看来你是真不想活了!”
说着,张世泽‘唰’的一声拔出腰间的佩剑,剑尖直指多木,一副要杀人灭口的架势。
阿布奈站在一旁,双手紧紧握拳,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脸上写满了无奈与愤怒。
他死死地盯着张世泽和郑成功,简直被这两人的无耻行径惊得三观尽毁。
他怎么也想不到,在这光天化日之下,他们竟能如此厚颜无耻地抵赖。
那些跟随他而来的亲兵,此刻都低垂着头,连大气都不敢出。
因为此时此刻,屋内的气氛早已剑拔弩张,郑成功和张世泽的手下们也都虎视眈眈地站在一旁,随时准备动手。
只要稍有不慎,倾刻间他们就会死于非命!
多木这会儿也是心急如焚,他心里清楚,只要眼前这两人死不承认,那么他们根本毫无办法。
再者,那五千兵马自从接受投降后,就被派往了别处驻守,就算想把他们找出来对峙都找不到。
最终,多木抬头看向了张世泽,一脸讨好的说道:
“两位,莫要生气,莫要生气!只因我早上喝了几杯酒,这才说出了刚才那些胡话。”
“区区小事而已,何至于动如此动怒?”
听到这话,张世泽这才冷哼一声,然后将手中的长剑收了起来。
他们也不想把事情闹大,这要是闹到无法收拾的地步,他们也不好和朱慈烺交差。
紧接着就在这时,多木又小心翼翼地来到阿布奈身边,凑到他耳边小声说道:
“大汗,事已至此,就算了吧!咱们如今势单力薄,和明军交恶对咱们实在没好处。”
“要是一个不小心,说不定想走都走不了了!”
阿布奈闻听此言,眼眶微微泛红,一脸痛苦地缓缓闭上了眼睛。
随后深吸一口气,试图压制住内心的怒火与不甘。
他知道多木说得没错,如今再继续在这里纠缠下去,不仅讨不到任何好处,还可能会把自己置于更加危险的境地。
当务之急,是赶紧回到营地,安抚剩下的两万军队。
要是这两万人再出什么乱子,那可就真的全盘皆输,彻底完了。
至于那五千人
既然他们选择归降大明,那就代表他们的心已经不在自己这边了,就算找回来又有什么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