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 第一百九十章 捷报!辽东大胜!斩杀建奴十三万!收复失地千里!

第一百九十章 捷报!辽东大胜!斩杀建奴十三万!收复失地千里!

    第一百九十章 捷报!辽东大胜!斩杀建奴十三万!收复失地千里! (第3/3页)

    慌忙的站定了身子,英国公赶忙回头看向了远方。

    只见几个报捷的士兵早已经离去,似乎正去往兵部衙门。

    英国公看向一旁的护卫追问道:

    “刚才你听到了吗?报捷的士兵说了什么?”

    护卫此刻也是一脸激动,忙道:

    “国公爷,老奴我可是听的清清楚楚,那报捷的士兵说的是:明军于辽东大胜!斩杀建奴十三万,收复失地千里!”

    “国公爷,咱大明可是好几十年没打过这样的胜仗了!”

    得到确认之后,英国公睁大双眼,眼中满是难以置信的神色。

    他怎么也没想到,大明军队能在辽东取得如此辉煌的战绩。

    紧接着,他的嘴角缓缓上扬,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因为他可没有忘记,自己的儿子也参与了这场战役!

    一时间,英国公的心中满是骄傲与自豪,连步伐都轻快了许多,仿佛年轻了好几岁。

    随后,英国公好似想到了什么,赶忙重新坐回了轿子里。

    “通知下去,把京城里能叫上的勋贵都叫上,就说今天本国公高兴,请他们吃饭!”

    说这话的时候,英国公嘴角的笑意怎么也压不住。

    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儿子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的模样,同时也期待着儿子的归来。

    一时间,明军在辽东大胜!斩杀建奴十三万,收复失地千里的消息如燎原之火,以惊人的速度迅速传遍了整个官场。

    官员们听闻这个消息后,纷纷停下手中正在处理的事务,有的甚至连手中的笔都来不及放下,便相互奔走相告。

    平日里严肃刻板的朝堂,此刻也被喜悦的氛围所笼罩。

    所有人都知道,这场大胜意义非凡!

    它不仅是军事上的一次重大胜利,更是大明重新崛起的重要契机。

    不多时,报捷文书被快马加鞭送到了兵部。

    本来按理来说这种级别的捷报是不是应该送到兵部,而是应该送到皇宫的!

    但是现在崇祯和朱慈烺都不在,又没有指定的人监国,所以这份捷报只能被送到兵部了。

    兵部尚书李邦华接到捷报时,双手都在微微颤抖。

    虽说刚才已经听报捷士兵讲了那振奋人心的消息,但李邦华还是怀揣着忐忑与期待,双手微微颤抖着打开了这份捷报。

    随后他的目光逐字逐句地在纸上扫过,仿佛要将每一个字都刻进心里。

    读完捷报的那一刻,李邦华脸上的神情像是被施了魔法一般,从最初的震惊,慢慢被狂喜所取代。

    最后眼角更是忍不住流出泪来!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在自己有生之年,居然能亲眼见到大明获得如此大胜!

    现在他就是死了,也能瞑目了!

    与此同时,兵部的官员们早已像一群闻到血腥味的鲨鱼,将李邦华围了个水泄不通。

    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急切的光芒,其中一位郎中实在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声音都拔高了几分,急切地问道:

    “尚书大人,您可别光愣着呀!快跟我们说说,这捷报上面到底写了什么?”

    “还有刚才报捷士兵说的话,到底是不是真的?”

    这话一出,周围的人纷纷附和,眼神中的急切之色愈发浓烈,几乎都要冒出火了。

    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前来报捷的士兵绝不敢说谎,辽东大胜绝对是板上钉钉的事儿。

    可他们还是迫切地想从李邦华口中得到进一步的确认!

    听到属下们急切的催促,李邦华这才缓缓抬起头,脸上洋溢着难以掩饰的喜悦。

    随后在众人期待的眼神中,李邦华大声说道:

    “这一切都是真的!明军在辽东取得大胜!斩杀建奴十三万,收复失地千里,另外还解救了十几万大明百姓!”

    “此战!简直堪称旷古烁今!”

    这话一出口,兵部的官员们瞬间炸开了锅。

    一个个兴奋得简直要疯了。

    有人激动地跳了起来,不顾礼仪的大喊着:

    “太好了!几十年了,终于打了个大胜仗!”

    有人眼眶泛红,泪水不受控制地夺眶而出,这些年积压在心中的憋屈与无奈,此刻都随着泪水一同宣泄出来。

    还有人迫不及待地招呼着同僚:

    “今晚咱们几个一定要好好庆祝一番,不醉不归!”

    可能有人觉得兵部的官员实在是太夸张了,就算真的打了胜仗,也没有必要这么激动吧?

    但其实不然.

    之所以会这样,完全是因为大明已经很久没打过胜仗了!

    本来兵部就是主管战事的,但是大明都几十年没打过一场像样的胜仗了,这就导致了兵部的官员心里都憋着一口气。

    而且这口气一憋就是几十年!

    直到现在,这口气终于算是顺畅了!

    一时间,兵部里充满了欢声笑语,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狂喜。

    李邦华看着这一幕,心中满是欣慰,忍不住在心里默默感叹。

    终于,大明有希望了!

    紧接着,李邦华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猛地站起身来,连官服上的褶皱都顾不上整理,脚步匆匆地朝外走去。

    因为这次送来的不只是捷报,还有几份圣旨,圣旨上面的事情必须由他这个兵部尚书、和户部尚书以及内阁同时商议。

    不多时,李邦华便来到了户部衙门。

    见到户部尚书倪元璐后,李邦华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

    “倪大人,这可是天大的喜讯啊!咱们得赶紧去内阁商议接下来的事情!”

    倪元璐这会儿也已经听闻了捷报的事情,同样满脸激动。

    他活了几十年,也是第一次见到大明取得如此辉煌的战绩。

    两人对视一眼,眼中的兴奋与激动不言而喻,随后并肩朝着内阁走去。

    与此同时,内阁。

    以薛国观为首的四位内阁大臣正在专注地处理公务。

    自从朱慈烺对内阁和朝中大臣进行了一番清理和整顿后,内阁大臣们相处得十分融洽,党争几乎销声匿迹。

    毕竟大家都清楚,皇帝和太子明显对党争深恶痛绝,一旦卷入其中,最轻也是罢官夺职,严重些的甚至可能性命不保。

    因此,再也没有人敢去搞什么党争了。

    即便真的还有,那也不敢再像以前那么明目张胆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