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 第两百章 崇祯:朕还没死,你这么做是不是有点不太合适?

第两百章 崇祯:朕还没死,你这么做是不是有点不太合适?

    第两百章 崇祯:朕还没死,你这么做是不是有点不太合适? (第3/3页)

口了。

    朱慈烺笑道:

    “父皇,这件事情实则并无大碍,无非是你顾忌所谓的天子威严罢了。”

    “你不妨仔细想想,将父皇你的头像印在这些钱币之上,使之流通于天下,能让所有百姓都清楚知晓谁才是他们的帝王,这又怎会有损你的威严呢?”

    “依儿臣之见,此举反而能让百姓更深切地感受到天子威严。”

    “尤其是士兵们领到这些钱币时,他们会明白是谁给他们发放军饷,进而明确自己该效忠于谁。”

    “如此一来,士兵们的忠诚度岂不是会更高?”

    “当然,或许会有一些乱臣贼子借此发泄,但这又何妨?为了整个天下的百姓,这点小事情根本就不需要在意。”

    崇祯听了这番话,原本紧锁的眉头微微松开了些,心中不禁也有一些心动。

    因为朱慈烺所说的确实有些道理。

    倘若将印有自己头像的钱币发放给士兵,天下所有士兵,无论身处京城还是边疆,只要拿到钱,便会知道自己的皇帝是谁。

    清楚该为谁效命。

    这对于稳固军心,提升军队的忠诚度,无疑有着巨大的作用。

    不过,崇祯还是觉得哪里不太对劲,心中那股别扭的感觉依旧挥之不去。

    他微微皱眉,略带别扭地说道:

    “你说的朕都懂,可是朕还是觉得有所不妥。”

    朱慈烺见状有没有生气,仿佛早就料到崇祯会有此反应。

    于是他继续说道:

    “父皇若觉得不妥,其实也无妨。”

    “大不了到时候将钱币上的头像换成太祖的就可以了,眼下这些东西这不过是个模板,上面的图案文字随时都能更改。”

    崇祯听后,紧绷的身体终于彻底放松了些,脸上也露出了释然的笑容。

    其实,他现在已经有点心动了,只是还需要一时间消化和适应而已。

    给他一些时间,说不定这件事情他始终还是会同意的。

    随后,崇祯重新坐回原位,伸手拿起案几上的那三样东西,在手中轻轻把玩着。

    随即,崇祯开口问道:

    “说说吧,你接下来到底要做什么?”

    朱慈烺道:

    “很简单,儿臣想改革现有的大明宝钞以及货币体系,你手中拿的,便是儿臣让人制作出来的样品。”

    “虽说这样品略显粗糙,不过等回到京城,还能进一步改良。”

    崇祯抚摸着手中的大明宝钞,心中感慨万千。

    这新宝钞的纸张,质地结实柔软,触手生温,比起从前那质地粗糙、易破损的大明宝钞简直天壤之别。

    单从纸张和手感来看,这张新宝钞就远胜从前。

    至于银币和金币,造型更是精良,宛若两件艺术品一般。

    与此同时,一旁的洪承畴已然猜到了几分。

    只见他微微躬身,恭敬地问道:

    “敢问太子殿下,这三样东西是否可以相互兑换?”

    洪承畴并非愚笨之人,他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练就了一双敏锐的眼睛。

    他看得出这三样东西同时出现必有缘由。

    况且,大明宝钞本身的面额就是一贯,等同于一两银子,由此推断,这三样东西应该是能够等价交换的。

    果然,朱慈烺笑着点头道:

    “没错,正是如此。”

    紧接着,朱慈烺继续说道:

    “大明宝钞之所以会落到如今这般田地,原因其实有很多个。”

    “其一,它并未与金银绑定,完全依赖朝廷信用,而且百姓只能用金银兑换宝钞,却无法用宝钞兑换金银。”

    “这就使得宝钞失去了稳定的价值支撑,好像是朝廷再用大明宝钞来掠夺百姓手里的财富一样。”

    “其二,百姓消耗宝钞的主要途径是纳税,可明朝征税大多以实物或劳役为主,宝钞在税收中的使用比例极低。”

    “想象一下,你拿着大明宝钞却买不到你想要买的东西,你还会愿意用吗?”

    “其三,就是朝廷不断大量发行大明宝钞,引发通货膨胀,导致宝钞大幅贬值。”

    “除此之外,还有旧钞回收不力、管控措施不到位等诸多原因。”

    洪承畴和崇祯听着朱慈烺的这番话,频频点头表示认同。

    因为朱慈烺确实是说到点子上了。

    崇祯的眼神中更是透露出急切与期待,他忍不住问道:

    “那你且说说,可有解决之法?”

    身为皇帝,崇祯自然迫切的希望能解决这个棘手的难题,拯救大明于水火之中。

    朱慈烺则是继续有条不紊地说道:

    “想要解决这些事情,其实也很简单。”

    “首先,朝廷要把大明宝钞和铜钱、银子、金子彻底绑定起来。”

    “确保大明宝钞可按固定比率自由兑换铜钱和金银,以此增强大明宝钞的信用基础,让百姓对宝钞重拾信心。”

    “就像刚才儿臣带来的这三样东西,一贯的大明宝钞可以兑换一枚一两重的大明银币,或者一钱重的大明金币。”

    “其次,要完善发行制度,依据市场的实际需求和经济发展状况来确定宝钞的发行量,切不可为解决财政问题而毫无节制地滥发。”

    “可以设立专门的货币管理机构,负责监测和评估市场货币流通量,进而制定合理的发行计划。”

    “并且无论发行多少大明宝钞,都必须准备足够的铜钱和金银用于兑换。”

    “然后要加强回收管理,严格执行倒钞法,确保旧钞能够及时的回收和销毁,以此控制市场上宝钞的流通总量。”

    “同时低百姓兑换新钞的成本。”

    “比如,百姓手中受损的大明宝钞,应可免费兑换新钞,不可折旧或者折价。”

    “最后,要稳定大明宝钞在税收中的比例,强制百姓使用大明宝钞交税,以此增加宝钞的市场需求。”

    “还有一点至关重要,那就是加大对伪造宝钞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造假成本。”

    “同时加强宝钞的防伪技术,采用特殊纸张、水印、印鉴等用来防伪。”

    “当然,在新版大明宝钞发布时,旧版宝钞要么继续允许使用,要么可免费兑换成新版,总之绝不能废弃,让百姓遭受无妄的损失。”

    “只要做到以上这些,那么大明宝钞的问题就算是彻底解决了。”

    等到朱慈烺说完这句话的时候,崇祯和洪承畴已经完全呆愣在了原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