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一章 建奴?什么建奴?老子可是大明女真人! (第2/3页)
得坚定,随后开口说道:
“你下去安排一下,本宫想要亲自去见见他们。”
李若琏听闻这话,脸上瞬间闪过一丝犹豫之色。
毕竟那些降俘身份特殊,要是他们心怀不轨,做出什么对太子不利的举动,那可如何是好?
但他又不敢违抗朱慈烺的命令,只能小心翼翼地问道:
“太子爷,要不要通知军队随行?”
朱慈烺嘴角微微上扬,却没有回答李若琏的话,而是反问道:
“这些人这段时间的表现如何?有没有表现出反叛的迹象?”
李若琏连忙摇了摇头,如实说道:
“这倒是没有,这群人自从被俘之后,表现得还算规矩。”
“特别是太子爷您把他们的家人送过去之后,他们更是感激涕零。”
“最近几天,他们都在忙着修建城池,而且那些女真人基本上都已经剪掉了辫子,表示归降。”
朱慈烺听闻,眼中兴致愈发浓厚,随后这才说道:
“既然这样,那就不必带军队了,只带一些护卫随行即可,另外把方正化、李虎也喊上。”
在朱慈烺看来,李若琏的担心其实有点多余。
因为朱慈烺把他们的家人全部从建奴那边要了过来,让他们可以一家团聚。
在这个时候要是他们敢有不臣之心,那死的可就不是他们,而是他们全家了!
当然,正所谓不怕一万只怕万一,所以还是得带着一队护卫和李若琏、方正化、李虎三人,有他们在身边,自己的安全肯定是没问题的。
眼见如此,李若琏只得点头应允,随后转身离开,着手安排相关事宜。
没过多久,一支由三百人组成的队伍便浩浩荡荡地朝着那些俘虏所在的区域进发。
此时正值上午,阳光明媚,湛蓝的天空犹如一块巨大的宝石,纯净而耀眼。
阳光毫无保留地洒在队伍身上,士兵们身上的铠甲闪烁着寒光,耀人眼目。
李若琏骑马跟在朱慈烺身边,神色多少还是有些担忧。
他其实理解朱慈烺为何要这么做。
那些人既然已经投降了大明,就算是大明的臣民了。
如果此次前去探望他们,还需大军随行保护,那就等同于向他们表明大明对他们这些俘虏并不放心。
如此一来,他们势必也会对大明产生不信任之感,这对于收服人心极为不利。
不过为了以防万一,李若琏还是暗中通知了松山堡的守军,让他们时刻保持警惕,密切关注这边的动静。
除此之外,此次随行的三百人皆是从各处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精锐,并且全部身着重甲。
即便真的遭遇突发状况,也完全能够保护好太子爷。
再说了,要知道太子爷可是真武大帝转世,他要是想杀人的话,不过是挥挥手的事情罢了。
如此这般考虑之后,李若琏心中的担忧也渐渐消散了。
等到朱慈烺一行人抵达此处时,一些蒙古人和建奴.
不对!
这里现在压根没有什么建奴!
有的只是大明女真人!
这些投降的蒙古人和女真人早已在城门口恭恭敬敬地等候着他的到来了。
这些人就静静地在那里站着,气氛略显凝重。
蒙古人看起来倒还和往常无异,甚至眼神中透着一丝好奇与期待。
但女真人却截然不同!
只见出现在这里的女真人全部剪掉了原来的辫子。
有的只剪了一半,参差不齐的发茬显得模样颇为滑稽,有的则直接剃成了光头,在阳光下,头皮泛着亮光,好似一个个新打磨的铜球。
毕竟他们可不傻,心里清楚大明和建奴之间势如水火,而他们既然已经选择了投降大明,自然不能再留着象征建奴的辫子了。
而且他们可是听说了,一颗建奴的人头,在大明可是能值一百两银子呢!
谁也不想因为一条辫子丢了性命,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当朱慈烺一行人出现在视野中时,原本安静等候的女真人与蒙古人,瞬间如潮水般‘哗啦’一下纷纷单膝跪地。
他们的动作虽略显生疏,但态度却极为虔诚。
口中操着那并不流利的汉语齐声高呼:
“拜见大明太子殿下!”
声音参差不齐,却饱含着敬畏。
为首的光头女真人名为完颜雅鲁,他身形高大壮硕、脸上虽带着几分历经沧桑的粗犷,但此刻却也满是谦卑。
他本是建奴的固山,麾下掌控着近三千人,职位大致与大明的都指挥使司相当。
之前的松锦之战时,他率领的部队因为太靠后了,压根就没有参与到那场战斗中。
他的部下连明军的面都没见到,建奴这边就已经彻底溃败了。
眼看着逃又逃不了、打又打不过,完颜雅鲁当机立断,带着下属纷纷选择弃械投降。
也是因为这样,他手下的甲喇、牛录等各级将领也都幸运地保住了性命。
也就是说,现在完颜雅鲁麾下的部队,就如同一队缩小版的八旗兵马。
只是不同的是他们如今不再归属建奴,而是直接归属大明了!
或许在之前,他们中有些人还不愿意真正臣服。
但是当大明把他们的家人接来之后,这些人就再也没有了一丝的反叛之意了。
此时的完颜雅鲁,心中既忐忑又带着一丝期待,因为他不知道这位大明太子此番前来,会如何对待他们这些降将?
另一边,朱慈烺见众人跪地,赶忙利落地翻身下马,然后走上前去,伸出双手亲自将前排的几个人一一搀扶起来,脸上更是洋溢着和蔼可亲的笑容。
“诸位快些起来,本宫只是今日闲来无事,所以才来看看你们!”
完颜雅鲁听到这话,只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原本紧绷的神经也稍稍放松了些,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感动。
对朱慈烺的亲切态度感到意外又欣喜,原本以为会面对严厉的审视,没想到这大明太子却如此平易近人。
随即,众人便在完颜雅鲁的带领下鱼贯而入。
踏入这座刚刚起步建造的城池,入目便是一片忙碌而杂乱的景象。
城池的边界尚未完全规整,临时堆砌的土石矮墙断断续续,有的地方仅齐人腰,有的地方刚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