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 第二百零四章 父皇,你想不想干一票大的?

第二百零四章 父皇,你想不想干一票大的?

    第二百零四章 父皇,你想不想干一票大的? (第2/3页)

   “张阁老说笑了,咱家刚才什么都没听见,只看到几位大人一心为天下和陛下着想。”

    张志发听了这话,这才松了口气。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王承恩早已将他刚才说的话暗暗记了下来。

    等崇祯和朱慈烺回京后,他定会一五一十地讲这些话汇报给他们。

    身为一个太监,他心里清楚谁才是自己真正的主子。

    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接下来再也没有人反对薛国观提出来的两个建议了!

    只不过众人虽然表面神色平静,内心却各自翻涌,暗自感叹薛国观这老狐狸果然是名不虚传。

    这两个建议乍一听,似乎有些朴实无华,不过细究起来,却满是精妙。

    其一,就等于是把这么一个烫手的山芋抛给了崇祯和朱慈烺。

    往后无论这二位如何定夺,内阁大臣们都能巧妙地置身事外,既不用为决策担责,更不会因此招来他人记恨。

    其二,发文督促各省缴纳所欠税款,就是内阁大臣们在向崇祯和太子表明态度。

    那就是他们已然尽心尽力催缴税款了,至于能不能收上来,那就不是他们的错了。

    这样即便崇祯和朱慈烺回京,也不会因此太过于责怪他们!

    事情商议到这一步,也算是画上了一个句号。

    文渊阁内,气氛开始缓和了下来。

    紧接着,倪元璐正准备起身告辞之时,只见薛国观清了清嗓子,然后开口道:

    “诸位,本阁老还有些话想说。”

    “本来这些话是不应该说的,但反复思量之下,还是觉得应该提醒一下诸位。”

    原本已经起身的倪元璐听闻此话,动作瞬间定格,随后又缓缓重新坐了下来。

    紧接着,一道道目光如同探照灯一般,齐刷刷地投向薛国观。

    只见此时的薛国观神色凝重,缓缓开口:

    “诸位,你我皆为大明臣子,身处朝堂高位,堪称大明的身份最高的官员了。”

    “所以,在税收这等关乎国本的大事上,我们身上绝不应沾染任何污点。”

    “诸位回去之后,务必仔细清查,若家族中存在偷税漏税之事,还望尽快妥善处理。”

    “否则,等陛下和太子凯旋归来,这些事情一旦败露,可就难以收场了。”

    “不瞒诸位,今日一大早,本阁老便让儿子回了老家,补齐崇祯元年到现在所欠下的所有田税。”

    “士绅不纳税这种说法骗得了其他人,但应该骗不了在座的诸位吧?”

    “所以这种事情诸位就不要再抱有侥幸心理了!”

    “还望诸位珍重!”

    这话一出口,就像一颗炸弹在众人心中轰然引爆。

    在场众人的脸色瞬间变得极为难看,毕竟他们这些人中,哪个不是家底丰厚、田产众多?

    几千亩乃至几万亩不在少数,而这些土地,向来都是免税的!

    本来这是所有人心照不宣的秘密。

    结果没想到眼下薛国观却毫不留情,把众人心底那点见不得光的秘密,就这么赤裸裸地暴露在众人眼前。

    更要命的是,旁边还站着一个死太监呢!

    这话让他听到了,那不就等于是让崇祯知道了吗?

    不过在场的人都非泛泛之辈,皆是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油条。

    他们心里也都清楚,税收一事,从来都是关乎国家安危兴衰的大事。

    如今南方士绅们却是胆大包天,将税收搅得一团糟,等崇祯和朱慈烺知晓此事,必然会气得暴跳如雷。

    况且,朝廷刚在辽东打了大胜仗,崇祯和朱慈烺的威望如日中天,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这个节骨眼上,若要对南方士绅动手整治,那绝不是小打小闹。

    到时候死的恐怕不是一两个,而是一大批。

    而内阁大臣、六部尚书,恐怕到时候无一能置身事外!

    毕竟前内阁首辅周延儒被赐死的罪名之一,便是偷税漏税。

    这前车之鉴,他们怎敢忘怀?

    想到此处,众人心中一阵发寒,原本还在心底暗自侥幸的念头,也瞬间被彻底扑灭。

    一时间,众人皆沉默不语,只是对着薛国观拱手表达谢意。

    随即,倪元璐便起身告辞了。

    内阁们也开始忙碌了起来,薛国观则是亲自写了一封书信,然后小心翼翼地封装好,让锦衣卫快马加鞭的送给崇祯和朱慈烺。

    当天晚上,夜幕如同一块巨大的黑色绸缎,将京城笼罩其中。

    内阁大臣、六部尚书以及一些高级官员各自回到家中之后就开始忙活了起来。

    他们吩咐家人或者亲信,让他们连夜启程前往老家补交这些年来欠下的所有税款。

    这些官员心里清楚,虽说一下子拿出这么一大笔钱着实会让人心疼不已,毕竟这都是多年积攒下来的财富。

    可与身家性命相比,这些钱财又显得微不足道了。

    在生死面前,他们不得不做出这样的抉择。

    两天后,夕阳的余晖如同一层薄薄的金纱,洒在一座城镇。

    只见此时此刻,这座城镇周围到处都是正在扎营的将士,一座座营帐拔地而起,时不时有饭菜的香味传来,整个场面热闹无比。

    很明显,这是得胜归来的大明军队!

    此时的朱慈烺,身处一处被精心布置过的房间。

    房间内,烛火摇曳,将他的身影投射在墙壁上,忽长忽短。

    朱慈烺面容冷峻,目光落在面前锦衣卫呈递的密信匣子上。

    他微微皱了皱眉,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直觉告诉他,京城那边必定又出了大事。

    下一秒,朱慈烺这才伸手打开了匣子,然后取出了里面的密信。

    借着烛火,朱慈烺大致扫了一眼密信上面的内容。

    片刻之后,他的眼神中瞬间就燃起了熊熊怒火,仿佛要将这封密信点燃!

    朱慈烺万万没想到,都到了如今这个节骨眼上,那些南方的士绅竟还如此大胆,敢公然偷税漏税。

    下一秒,他的嘴角突然微微上扬,扯出一抹冰冷的冷笑。

    “这群人真当本宫是好欺负的?很好,很好!”

    “本宫一定会让他们知道这大明到底是谁说了算!”

    朱慈烺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听的眼前的锦衣卫一阵汗毛倒竖。

    随即,朱慈烺二话不说,转身大步朝着崇祯所在的房间走去。

    而此时此刻,崇祯正在房间内用膳,房间内弥漫着饭菜的香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