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 第二百一十三章 不杀个几万人,是救不了大明的!

第二百一十三章 不杀个几万人,是救不了大明的!

    第二百一十三章 不杀个几万人,是救不了大明的! (第3/3页)

过来。”

    马宝点了点头,赶忙一溜烟地跑开了。

    毕懋康等人则是多少有些疑惑,似乎不明白聊天聊的好好的,朱慈烺怎么会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话来?

    但朱慈烺也不着急解释,而是突然看向一旁的宋应星问道:

    “宋应星,你可知道有什么法子,能以极小的力气将金属挤压成固定形状?”

    没错,此时此刻朱慈烺想的,赫然便是大明金币和大明银币的铸造问题。

    实际上,在当下这个时代,也存在类似的钱币制作之法。

    首先,工匠们会将耐高温的银水,与铸沙、粘土精心混合,制成特定的模具。

    接着将滚烫的银水填满模具,待其慢慢冷却,便能得到预定尺寸的银饼。

    最后把银饼放入雕刻有相关图案的金属模具中,再用沉重的大锤奋力锤击,直至打制成银币为止。

    这样一来,古代的银币就制作出来了!

    然而在朱慈烺眼中,这种方法实在太过原始,效率也极为低下。

    毕竟他的目标可是把全天下的银子和金子都铸造成大明银币和大明金币,彻底统一货币制度。

    而要是按照这种方法,就算动用全国的工匠,二十四小时不停的制造恐怕也满足不了他的需求。

    所以,他想的是能不能让火器研究院研发出一种机械设备,然后利用这种机械制造钱币。

    说得更加通俗一点,他就是想让火器研究院搞一台冲压机出来。

    不过他也不确定现在这个时候到底有没有这个东西,所以想着先问问宋应星。

    毕竟宋应星可是难得的机械大师。

    与此同时,宋应星也被朱慈烺这番话给问的有些懵逼。

    他犹豫了一下,并没有着急回答朱慈烺的问题,而是开口问道:

    “敢问太子殿下,您是打算做什么?”

    朱慈烺刚欲开口回答,可就在此时,马宝突然脚步急促都跑了进来,手中还稳稳捧着一个盒子。

    “太太子爷,您要的东西。”

    马宝微微喘着粗气,一边说着,一边毕恭毕敬地将盒子递到朱慈烺面前。

    朱慈烺看着面前的马宝,一瞬间觉得有些好笑,因为这里距离书房尚有一段不短的距离,很明显马宝是一路飞奔而来的。

    不过这样也好,倒省了他向宋应星解释一番的功夫。

    随即,朱慈烺直接打开了手中的盒子,然后从中取出了两件东西。

    赫然便是之前在辽东让人打造的大明金币和大明银币。

    朱慈烺将其递到宋应星面前,神色郑重地说道:

    “这便是本宫想要做的事。”

    宋应星好奇的双手接过这两枚钱币,凑近想要仔细端详一下。

    可下一秒,他像是被电击中一般,浑身猛地一颤,然后双腿一软,‘扑通’一声便跪了下去。

    突如其来的一幕,瞬间让一旁的毕懋康等人一脸茫然,都搞不懂宋应星为何好端端地突然就跪在了地上?

    而就在这时,朱慈烺却是突然明白过来了!

    不用说!

    这肯定又是因为上面崇祯的头像了.

    果然下一秒,宋应星的声音就响了起来。

    “这这上面有陛下的头像啊。”

    说话的时候,他的声音因激动与惶恐而变调,听在耳中颇为怪异。

    毕懋康听闻先是一怔,随即赶忙凑上前去仔细一看。

    下一秒,只见他的眼睛瞪得滚圆,满脸皆是不可置信。

    因为在宋应星手中的两枚钱币之上,赫然印着崇祯的头像。

    紧接着,毕懋康也吓得身子一哆嗦,脸上露出惊恐之色,本能地想要下跪。

    朱慈烺瞧在眼里,心中只觉得更加无语了。

    自己怎么就忘了提前告知众人这钱币上有崇祯头像的事情呢?

    不过事到如今再说这个也晚了。

    紧接着,不等毕懋康跪下,朱慈烺便一个箭步上前伸手制止他。

    “诸位,不用下跪!具体的事情本宫会为你们解释,但还请不要动不动就行此大礼了。”

    几人听到这话,这才稍稍缓过神来,脸上的紧张之色逐渐褪去,然后颤颤巍巍地重新坐回原位。

    而偏殿内的气氛也在这一番波折后,变得有些微妙,安静中透着一丝紧张的气氛。

    谁也搞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怎么好端端的,崇祯的头像就出现在了金银之上呢?

    紧接着,朱慈烺这才继续说道:

    “之前在辽东时,父皇与本宫商议,决意对大明现有的钱币进行改革。”

    “往后,大明将摒弃以往流通的银子和黄金,统一改用这种大明金币和大明银币。”

    “至于这上面为什么会有父皇的头像,只是为了彰显父皇的决心罢了!”

    “所以如何大批量制造这两种钱币,也就成了摆在眼前的难题。”

    “毕竟要将全天下的银子都铸造成这般模样,工程实在是太浩大了,所以必须使用别的办法。”

    听到此处,宋应星心中豁然开朗,他终于算是彻底领会朱慈烺的意图了。

    紧接着,他再次将目光投向了手中的大明银币和大明金币。

    略作思索之后,他这才开口说道:

    “太子殿下,不知您可还记得之前臣曾向您提及的王徵?”

    王微?

    朱慈烺听到这个名字,脑海中瞬间闪过一道亮光,他还真想起了这个人。

    据说王徵在早年便对古器和机械展现出浓厚兴趣,出仕之前,就潜心研制过水力、风力和载重机械,还撰写了《新制诸器图说》。

    他在机械领域的研究造诣甚至比宋应星还要深厚几分。

    更为关键的是,在后世的一些说法中,不少人认为蒸汽机极有可能是王徵发明的。

    因为在他的《新制诸器图说》里曾记载过这样一段话:

    “天球自旋、地堑自收、日晷自移、月规自转、水轮自汲、水漏自升、火船自去、火雷自轰、风轮转重、风车行远、云梯直上.“

    这些话语乍听之下只觉得晦涩难懂,但细想之下,就会发现大多数都是围绕机械展开的。

    其中‘火船自去’这句话,极有可能涉及蒸汽机的原理。

    要是王徵真能制造出蒸汽机,那对大明而言将是翻天覆地的变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