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给你们两个选择:要么去辽东打建奴,要么就去死! (第2/3页)
阵涟漪。
李定国这下子终于沉默了。
他看着朱慈烺,只觉得这位太子思维缜密,言语犀利,实在绝非等闲之辈。
朱慈烺继续在庭院中来回踱步,靴底踏在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在敲打着李定国的内心。
下一秒,只听朱慈烺继续说道:
“天下的税收不上来,导致国家财政困难,北方又遭遇干旱等各种灾害,最终这才有了李自成和张献忠的出现。”
“再加上部分官兵为了一己私利养寇自重,更加就了如今的混乱局面。”
“原本只要朝廷愿意举全国之力围剿张献忠和李自成,即便他们再厉害也能轻易平定。”
“然而,辽东的建奴偏偏又在此时肆意肆虐,致使朝廷只能将大部分的兵力调至辽东。”
“你知道建奴吗?也就是所谓的女真人。”
“你可知道这些年建奴劫掠、屠杀了多少汉人百姓?”
“在辽东,他们把汉人百姓当作牛马肆意虐待,打骂凌辱如同家常便饭,杀我汉人百姓犹如再杀牲口一般。”
“打仗时,他们更是将汉人百姓驱赶在前充当肉盾,这和你们与官军打仗时的做法如出一辙。”
“你说,你们和建奴有何区别?”
“不,你们甚至比建奴更可恶!因为建奴是外族,所以才这般对待汉人。”
“可你们呢?你们同样是汉人,凭什么如此对待自己的汉人同胞?”
“告诉本宫,你们凭什么这么做?”
朱慈烺越说越激动,一步步逼近李定国,目光如炬,厉声质问。
他的声音在庭院中回荡,震得人耳膜生疼。
而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李若琏、方正化等人顿时惊出一身冷汗,唯恐李定国会突然暴起,对太子爷不利。
他们想阻拦朱慈烺靠近李定国,却又不敢贸然出手,只能一脸谨慎的地跟在朱慈烺后面,目光死死的盯着李定国。
与此同时,李定国也被朱慈烺的气势吓得连连后退。
他万万没想到,朱慈烺竟敢直接走到自己面前,难道他就不怕自己突然对他下手?
事实上,朱慈烺还真不怕。
因为只要他察觉到李定国稍有异动,就会立刻利用系统让其死无葬身之地。
别说李定国将来会成为民族英雄,杀了他有些可惜。
但是别忘了,现在的李定国可不是什么民族英雄、而是一个乱臣贼子!
杀他的话,朱慈烺还真没有什么心理负担!
更何况朱慈烺身边高手如云,在这种情况下,若李定国还能伤到他,那也未免太小看方正化和李若琏等人了。
好在这个时候的李定国也算是有些脑子,并没有想要动手伤人的意思。
反倒是被朱慈烺给逼退了好几步。
察觉到李定国眼神中的惊愕,朱慈烺嘴角闪过一丝嘲弄,随后一甩衣袖,转身大步回到了石桌前。
然后重新做了下来。
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李若琏等人这才如释重负,长舒一口气,随后也重新回到了朱慈烺身边。
与此同时,李定国、刘文秀等人皆是满脸苍白,根本不知该如何回答朱慈烺刚才的那些话。
他们虽然造反了,但还是汉人,可朱慈烺刚才却把他们与建奴相提并论,甚至说他们不如建奴,这让他们心中涌起一股怒气。
可仔细想想,朱慈烺说的似乎也没错。
建奴因是外族才那般对待汉人百姓的,可他们是汉人,又为何如此对待那些同为汉人的百姓呢?
一时间,愧疚、自责和各种各样的情绪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充斥在众人心中。
李定国知道朱慈烺说的很有道理,也知道自己说不过他,索性把心一横,咬着牙说道:
“罢了,反正我也说不过你就不说了。”
“你就说接下来要怎么办吧?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就算你要将我凌迟处死,我也不会皱一下眉头!”
他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一股破釜沉舟的决绝,仿佛在向朱慈烺宣告自己最后的尊严。
然而其他人听到这话,确实瞬间被吓了一跳。
一个身材矮小的农民军将领赶紧跪地向前,扯了扯李定国的袖子低声说道:
“定国,不可如此鲁莽!他可是大明太子,你得给咱们留条活路啊。”
此时此刻,这些农民军将领都已经看出来了,眼前这位太子似乎没想杀他们。
毕竟要是真想杀他们的话,又何必跟他们费这么多口舌?
只需一个眼神,他们恐怕早就人头落地、性命不保了。
但李定国依旧不为所动,直接甩开那人的手,继续看向朱慈烺,眼神中透着一股莫名的倔强。
很明显,说不过归说不过,他就是不服。
而此时,朱慈烺也在打量着李定国。
虽然刚才的谈话让他有些生气,但不得不承认,他还是很欣赏李定国的胆识和直率。
短暂犹豫后,朱慈烺开口说道:
“你们都是聪明人,所以你们应该也猜到了,本宫之所以要留你们活口,并且把你们带到京城,并非是为了杀你们”
“所以现在本宫现在给你们两个选择。”
“第一个选择,归降朝廷,到时候本宫会把你们安排到辽东。”
“若你们不想打仗,就分给你们土地,让你们安稳过日子。”
“若是想当官的,就封你们做武将,将来一起攻打建奴。”
“至于第二个选择就简单多了,那就是把你们全部杀掉,祭奠那些死去的宗室子弟和普通百姓。”
“所以,你们会选哪一个?”
这话一出,现场顿时一片死寂,连呼吸声都清晰可闻。
在这些农民军将领看来,选择第一个无疑是最好的。
而且严格来说,第一个选择实则给了他们两个选择,那就是要么当百姓,要么当官。
而第二个选择只有死路一条,所以傻子才会选第二个。
但李定国可不是轻易会投降的人,他质疑道:
“你让我们去辽东,其实是想让我们去送死吧?一旦大明和建奴再开战,第一时间死的就是我们。”
他的眼神中充满警惕,紧紧盯着朱慈烺,仿佛在探寻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