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如今的太子爷,其实跟皇帝也没什么区别了! (第3/3页)
他还真没怎么在意过关于煤炭的事情。
要不是马宝刚才提醒,等会儿见到太子,他还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想到这里,周士朴的额角不由得渗出几滴冷汗。
他太清楚现在的太子爷其实已经跟皇帝没什么区别了,毕竟皇帝沉迷于修仙问道,太子爷就是事实上的掌权者。
要是在太子爷面前丢脸的话,自己的仕途可就毁于一旦了。
想到这里,周士朴赶忙擦了擦额角的汗水,然后冲着马宝说道:
“多谢小公公提醒,还请小公公先喝杯茶,本官先去查阅一些资料,然后再随小公公进宫。”
马宝点了点头,随后便不再多说什么。
随即,周士朴赶忙吩咐人送来了今年所有关于煤炭方面的资料。
他坐在椅子上,快速地大致翻看了一下,又将重要的一些资料单独挑选出来放在一起,准备等会儿去见朱慈烺的时候带上。
约莫过了一刻钟之后,周士朴这才站起身来,看向马宝说道:
“小公公,这边已经准备好了,可以进宫了。”
马宝这才点了点头,随后两人一起前往皇宫。
一路上,周士朴的心中还在不停地回顾着刚才查阅的那些资料,生怕到时候在太子面前出什么差错。
不多时,周士朴便来到了朱慈烺面前。
只见他身形微躬,神色恭谨地说道:
“工部尚书周士朴,参见太子殿下!”
说罢,便深深地行了一礼。
朱慈烺神色温和,抬手轻轻一挥示意一旁的小太监搬来一张椅子。
小太监动作麻利,迅速将椅子摆放妥当。
“周尚书,坐下说话!”
周士朴也未做过多推辞,大大方方地坐了下来,尽显稳重。
朱慈烺直视周士朴,直接开口问道:
“周尚书,你应该已经知晓本宫为何传你前来了吧?”
周士朴连忙点头,脸上带着几分恭敬回应道:
“老臣知道,方才那位小公公已经提醒过了,说是殿下要询问关于煤炭的事情。”
朱慈烺微微颔首,继续说道:
“既如此,那么本宫问你,去年一整年,整个京城消耗了多少煤炭?”
周士朴早有准备,此刻不假思索当即回道:
“启禀太子殿下,去年一年,整个京城消耗的煤炭大约有两万万斤、若是再加上木炭的话,还要再加上三百万斤。”
两万万斤,也就是两亿斤,换算下来约十二万吨。
乍一听,这数量似乎颇为可观。
但要知道,如今京城人口可是多达一百二十万。
如此一算的话,平均到每个人每天的煤炭用量还不足半斤。
而且,这其中有一半的煤炭是用于皇宫内院、各个衙门以及手工业生产。
真正能够分到普通百姓手中的,实在是少得可怜。
朱慈烺听完这些话眉头微微皱起,似乎陷入了短暂的思考之中。
片刻后,他又再次开口问道:
“如今这市面上,煤炭一斤大概售价多少?”
周士朴赶忙回答:
“启禀太子殿下,这煤炭品类繁多,大致可分为宫廷用煤与民间用煤。”
“宫廷用煤主要供应皇宫以及各个衙门使用,这些煤炭品质上乘,价格也相对较高,基本上一斤在二十文左右。”
“民间所用的煤炭价格则较为低廉,一斤大概在十文上下。”
“此外,这些煤炭大多产自京西煤矿,而民间用煤大多来自附近的一些私人矿场。”
朱慈烺静静地听完周士朴的回答,没有立刻说话,而是低头沉思起来。
如今市面上一斤大米的价格大概在二十文一斤,没想到普通煤炭的价格也已经涨到十文一斤了。
如此算来,一斤煤炭差不多能换到将近半斤大米。
但要知道,普通百姓辛苦劳作一天,恐怕都难以挣到三十文钱。
而要是想要顺利度过冬天的话,一家人每天最起码需要两斤以上的煤炭。
可想而知,京城的冬天对于百姓们来说,该是多么艰难啊。
至于京西煤矿的情况,朱慈烺其实也有所了解。
他知道这个煤矿即便在四百多年后的现代,依然在持续开采。
哪怕最后被关闭,也并非是因为煤炭资源枯竭,而是出于对环境的考量。
这就意味着,即便现在继续大力开采,这个煤矿还能维持差不多四百多年的供应。
所以煤炭供应方便应该不成问题。
至于四百年后煤炭是否会被开采殆尽,这显然不是朱慈烺此刻需要担忧的事情。
因为他心里清楚,用不了四百年,新的能源就会被研发出来,到那时,人们也就无需再依赖煤炭作为主要燃料了。
稍作停顿后,朱慈烺直接抛出了他最为关心的问题:
“那么,碎煤灰一斤多少钱?”
所谓的碎煤灰,也就是挖掘煤炭时产生的细小颗粒,同时也是制作蜂窝煤的关键材料。
然而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周士朴的脑子瞬间一片空白,整个人都懵住了。
他原本以为自己已经对煤炭相关的所有事宜了如指掌,毕竟朱慈烺要询问煤炭之事,他几乎将所有关于煤炭的资料都翻了个遍。
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朱慈烺竟然会问起碎煤灰的价格。
而这碎煤灰,他还真从未关注过其价格。
因为朝廷向来没有售卖过碎煤灰,一般情况下,生产出来的碎煤灰,都是随意丢弃在一旁,任由普通百姓拿去使用的。
毕竟这玩意烧起来灰尘太大,而且远不及正常的煤炭烧的充分。
但太子爷问话,他又不能不回答。
无奈之下,周士朴只能硬着头皮说道:
“启禀太子殿下,朝廷以及市面上从未有过售卖碎煤灰的情况,所以臣确实不知其价钱。”
“通常来讲,这些碎煤灰不是被扔了,就是被送给普通百姓当作燃料了。”
原来是这样。
朱慈烺听到这话,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因为在他看来,碎煤灰不值钱反而是件好事。
不值钱就意味着成本低,成本低便可以大量生产,进而普及到所有老百姓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