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 第二百四十三章 往辽东运蜂窝煤?本宫不同意!

第二百四十三章 往辽东运蜂窝煤?本宫不同意!

    第二百四十三章 往辽东运蜂窝煤?本宫不同意! (第3/3页)

以缓慢的速度燃烧着,虽然也会飘出一些细烟,但基本上可以无视,而且也没什么太大的味道。

    伙计继续向之前开口的那个老人说道:

    “大爷,您看这火怎么样?而且我跟您说啊,这蜂窝煤极为耐烧,一块能顶好几块普通煤块呢。”

    “用来做饭、取暖,那都是一等一的好!”

    “要是正常只用来做饭的话,一天三块也就顶天了,如果冬天用来取暖的话,大概也就是六七块左右。”

    “不过关键是这东西便宜啊,价钱只有煤炭的五分之一。”

    “你家以前做一天的饭至少也需要三斤煤炭吧,算下来的话就是三十文钱,可要是换了这蜂窝煤,那么一天只需要六文钱,足足省了二十四文钱!”

    “还有这炉子,您也看到了,分两种,有金属包裹的,结实又好看,才三百文,没金属包裹的才两百文,价格公道得很呐!”

    百姓们听完了伙计的解释之后,纷纷发出惊叹之声。

    很明显他们真的被震惊到了。

    因为这东西居然可以为他们省下四倍左右的燃料开支。

    拿一些普通的人家来算,一天省二十四文,一年的话那可就是八两银子了!

    谁能不心动呢?

    突然就在这时,人群中一个中年汉子挤到了最前面,扯着嗓子大声喊道:

    “先给我来一个三百文的炉子和一百块蜂窝煤,我拿回去试试,要是好的话,我家以后就专门用这蜂窝煤了!”

    伴随着这中年汉子一开口,其他的百姓也纷纷迫不及待的开口了。

    “我也要我也要,给我那个二百文的炉子就可以了,先来五十块蜂窝煤!”

    “我要那个三百文的炉子,再加两百快蜂窝煤。”

    一时间,百姓们纷纷解囊购买,蜂窝煤和炉子瞬间供不应求。

    不过考虑到这些东西太占地方、又不方便运输,所以国营商店这里只是售卖一张张类似于提货单的票据,百姓们交了钱拿到票据之后,需要去指定的仓库自取。

    这要是换成其他店铺,百姓们肯定会有所怀疑,不敢轻易交钱。

    但要是国营商店的话,百姓们可就没有什么怀疑的了,因为他们早就知道这国营商店可是朝廷开的,据说背后的老板还是朝廷的六品官员。

    有了这些,他没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不多时,那些交了钱拿到票据的百姓便迫不及待回家拉上板车,打算去仓库提货了

    与此同时,张世泽那边也没闲着。

    他凭借着自己的人脉,迅速联系了几个家中有煤矿的勋贵。

    然后把朱慈烺交代的事情告诉了他们,当听到有利可图、并且还是太子爷交代的事情之后,这些勋贵们无一例外都选择了加入。

    只不过他们的速度比起朝廷来慢了一拍,所以暂时还没有正式销售。

    不过这也只是迟早的问题了

    又过了两天,在《大明日报》的加持下,京城之中蜂窝煤的生意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大街小巷都弥漫着这新奇事物带来的热闹气息。

    一些专门售卖煤炭的店铺内,蜂窝煤堆积如山,巅峰内的伙计们也是忙得不亦乐乎,吆喝声、讨价还价声彼此起伏。

    有的店铺为了争抢生意,甚至还推出了送货上门的服务。

    别看这蜂窝煤似乎赚不到什么钱,但是胜在量大啊!那些百姓一买就是几百块,这么算下来,利润也算是颇为可观了。

    总的来说,朱慈烺还是很满意眼下的情况的。

    这天早上,朱慈烺刚用过早膳,突然马宝急匆匆的跑了进来。

    “太子爷,兵部尚书李邦华李大人在门外求见,看起来似乎有什么要事!”

    朱慈烺听到这话,多少有些好奇,但还是说道:

    “带李大人去本宫的书房!”

    随后,朱慈烺便来到了书房,没过多久,李邦华便到了。

    “臣李邦华,参见太子殿下。”

    见到朱慈烺,李邦华赶忙拱手道。

    朱慈烺点了点头,随后示意马宝搬了一张椅子让他坐下,然后这才问道:

    “李大人,今日前来,所为何事啊?”

    李邦华抬起头,神色认真严肃的说道:

    “殿下,臣听闻了蜂窝煤之事,臣觉得这确实是一件造福百姓的大好事!”

    “所以臣斗胆请求殿下,能否将这蜂窝煤运到辽东那边去?”

    “辽东地区苦寒无比,将士和百姓过冬艰难困苦,而这蜂窝煤价钱便宜,比煤炭可是省钱多了,定能解将士和百姓燃眉之急。”

    不得不说,李邦华说的确实很有道理。

    以前从京城往辽东运送煤炭,运费消耗加上各种成本,一斤煤炭的最终成本有可能会高达五十文一斤!

    可要是运蜂窝煤的话,最终成本最多也就是十文左右,在这样的情况下,似乎确实可以向辽东运送大量的蜂窝煤用来保证辽东的将士和百姓过冬。

    然而听到这话的时候,朱慈烺却是微微摇头,神色平静而坚定的说道:

    “李大人,此事不妥。”

    什么?

    李邦华瞬间一脸惊愕,双眼瞪得如同铜铃一般,似乎完全没想到朱慈烺会拒绝。

    毕竟之前三百万斤棉花说给就给,怎么到了蜂窝煤这儿就不给了?

    要知道蜂窝煤的价钱可是连棉花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啊!

    紧接着下一秒,李文华疑惑地问道:

    “殿下,这是为何啊?辽东乃是苦寒之地,确实非常需要此等价格低廉的取暖之物啊!”

    眼看着李邦华这是误会了,朱慈烺赶忙笑着解释道:

    “李大人误会了,本宫并非不想给,而是早已有了解决此事的方法。”

    “近日辽东的锦衣卫来报,说是在阜新一带发现了大量的煤矿,据探查,其储量可能和京西煤矿相差无几。”

    “足够辽东当地的将士和百姓们使用几百年了,他们需要的煤矿可直接从那里获取,还能供应到宣府一带。”

    “所以本宫才会说从京城运送蜂窝煤到辽东不妥!”

    李邦华听完这些话之后瞬间就惊呆了,半晌都说不出话来。

    很明显,他着实没想到居然还有这等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