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 第二百四十四章 大明现在有多少钱?答曰:四亿两白银!

第二百四十四章 大明现在有多少钱?答曰:四亿两白银!

    第二百四十四章 大明现在有多少钱?答曰:四亿两白银! (第3/3页)

抵京城后,虽名义上归入户部,实则都存放在一个单独的仓库里。

    并且朱慈烺特意派遣了大量精锐军队和锦衣卫严密驻守,这就导致户部尚书倪元璐根本无法插手管理这笔钱财。

    倪元璐心里大概也知道朱慈烺是什么意思,不过他对此却是敢怒不敢言。

    一方面,他深知这位太子手段强硬,不好招惹。

    另一方面,他担心自己要是提出反对意见,朱慈烺一怒之下,会直接把这些银子全部搬进内帑。

    真要如此的话,那户部可就彻底失去对这笔巨额财富的掌控了。

    为了不让这样的事情发生,身为户部尚书的倪元璐只能默默隐忍。

    除此之外,关于这次收缴欠税的具体数额朱慈烺也在暗中做了手脚。

    每次有欠税运到京城,他便会让人悄悄扣下三成,神不知鬼不觉地运到东宫。

    各种奇珍异宝,一大半也都被他收入囊中,送到了东宫。

    毕竟这些宝贝或许在其他人眼里只是古董,但是在朱慈烺眼里这些东西却有更大的用处,那就是能用来兑换系统积分。

    事实上要不是担心明面上不好看的话,朱慈烺真打算把所有的奇珍异宝全部都私自扣下。

    当然,朱慈烺还对账目做了点手脚,确保不被人察觉。

    但即便如此,朱慈烺的系统积分一路飙升,已经直逼两千多万了。

    折合成银子的话,差不多就是三亿两白银!

    不过,朱慈烺并不打算把这些积分全部用来兑换白银,他心里有更长远的打算。

    总的来说,虽然这次收缴欠税的实际总额是两亿五千万两白银、一千三百万的黄金,但明面上众人看到的,却只有一亿七千万两白银、八百万两黄金。

    那额外的八千万两白银和五百万两黄金,都被朱慈烺暗自私吞了。

    不过用“私吞”这个词似乎不太恰当,毕竟这天下本就是老朱家的,他只是找了个‘更安全’的地方,把这些财富妥善保存起来罢了。

    即便如此,这明面上的一亿七千万两,也足以让所有人惊掉下巴了。

    要知道,自大明建国以来,朝廷国库从未有过这般雄厚的积蓄。

    哪怕是在最繁荣昌盛的时期,国库里的银子也不过千万两而已。

    可如今,加上之前户部原有的银子,户部如今的银子总数已达两亿两白银。

    再算上朱慈烺私藏的和内帑的银子,朝廷如今差不多坐拥四亿两白银、两千三百万两黄金。

    得知这个数字时,朱慈烺自己都感觉脑袋嗡嗡的,仿佛置身梦境一般。

    这般巨额财富,实在是多得都有些不真实了。

    但静下心来细细思量,又觉得并非难以理解。

    因为根据锦衣卫的大概统计,明末这个时期,士绅阶级的人数足足有五十万之多!

    这其中包括科举功名者,也就是秀才、举人、进士,还有现任或致仕的文武官员。

    这些人的数量在明末这个时期的人口总数达到了五十万之多!

    若是加上他们的家人,那么明末这个时候的士绅阶级足足有五百万以上的人口!

    只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二!

    而且在正常情况下,哪怕是级别最低的秀才,一般名下也有五百亩左右的土地。

    当然这些土地一般都是挂名的,为了就是偷税漏税。

    级别最高的,比如之前的周延儒、现在的英国公,名下的土地更是高达几十万亩!

    毫不夸张的说,五十万人的士绅阶级最少占有了大明一半以上的土地!

    并且这些土地之前从来都是不交税的!

    想象一下,百分之二的人口却占据了整个国家一半的土地,而且这些土地都不交税,这是多么让人震惊的事情?

    明末之所以会灭亡,这五十万人最少也有一半的责任!

    而朱慈烺对这些人都是一视同仁,直接收缴从万历年间至今差不多一百年的欠税,所以这才有了这么多的银子!

    总的来说,他也算是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儿了!

    毕竟从古至今,可从来没有哪一个皇帝或者太子能够一下子拥有这么多的财富!

    当然,银子这玩意儿多了有时候也不是好事儿,因为有可能会造成通货膨胀。

    不过好在这些银子都在朝廷手里,所以暂时也不会造成通货膨胀。

    而且银子多了,接下来可以做的事情可就太多了。

    比如修缮那些年久失修的官道,让商旅行人往来更加便捷。

    比如扩充军队,购置精良兵器、粮草,以及继续研发新的火器,提升明军的战斗力。

    再比如继续大量从海外购买粮食等物资。

    亦或者直接修路!

    总而言之,将来朱慈烺要做的事情可多了,而这些事情都离不开大量的钱财支持!

    想到这儿,朱慈烺脸上不禁露出欣慰的笑容,心中满是对大明未来的憧憬。

    如今的大明,总算是越来越好了。

    果然,当天半夜的时候,押送税收的京营便抵达了京城。

    按照朱慈烺之前的交代,三成以上的金银和五成以上的奇珍异宝都被秘密送到了东宫,剩下的才被送到了户部。

    第二天,恰好是上朝的日子。

    太和殿外,晨光熹微,金色的光辉洒在汉白玉台阶上,显得熠熠生辉。

    崇祯在经历了十天左右的求仙问道后,今日也必须出席朝会。

    毕竟他这一去悄无声息的,如今归来,怎么着也得在朝堂上露露脸安抚一下群臣。

    不过朱慈烺有点担心崇祯会因为昨天‘操劳过度’缺席早朝,所以昨天晚上就特意派人前去提醒了一下。

    得到确切的答复之后,朱慈烺这才放下心来。

    这不,第二天一大早,崇祯便身着龙袍,神色庄重地出现在了朝堂之上。

    当看到崇祯那熟悉的身影稳稳地站在朝堂之上,且未身着道士装扮时,群臣们悬着的心总算落了地。

    要是崇祯穿着一身道袍坐在龙椅之上的话,那么最起码有一半以上的官员会直接心态炸裂!

    (PS:查了很多资料,都查不出明末时期具体的白银储量,但根据一些资料,光是京城的勋贵和山西八大皇商就有1.5亿两白银了,再加上这个数字是全国的,所以四亿两其实并不夸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