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 第二百五十三章 朝鲜:大明爸爸,请再爱我一次!

第二百五十三章 朝鲜:大明爸爸,请再爱我一次!

    第二百五十三章 朝鲜:大明爸爸,请再爱我一次! (第3/3页)

事可行!”

    就这样,朱慈烺的这个提议毫无例外地通过了所有人的同意。

    不过接下来,又有一个新的难题摆在了他们的面前。

    那就是到底要派多少兵去驻守朝鲜,又要派哪个将领去驻守朝鲜?

    而且因为朝鲜地理位置特殊,大概只能派水师去驻守,可如今朝廷能用的水师将领也只有那么几位。

    无非就是天津水师总兵曹友义、山东水师总兵黄蜚、福建总兵郑芝龙。

    至于其他水师总兵,他们手里的水师没有那么多,实在是难当重任。

    这也就是说,目前只能从这三个人里面选一个了。

    其中曹友义大概率是不行的,因为他负责天津港口这一片的区域,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轻易不能调动。

    甚至之前松锦之战的时候,朱慈烺都没调动他,为的就是确保天津海域和京城的安全。

    毕竟天津距离京城实在是太近了。

    如此一来,那么就只能从黄蜚和郑芝龙之间选一个了。

    但话说回来,黄蜚其实也不合适,因为黄蜚目前在辽东一带驻守,负责牵制建奴。

    他一旦离开了,建奴有可能会重新占领这片区域。

    而且因为他的存在,建奴也不得不在附近驻扎了两万兵马,所以黄蜚如今也不能轻易调动。

    这么一看,似乎也就只有福建总兵郑芝龙合适了。

    而且郑芝龙可是朱慈烺的岳父、崇祯的亲家,也算是皇亲国戚了。

    有了这层关系,让他去确实可以。

    毕竟这次要去的地方远离大明,自然是要派一个绝对心腹之人去的,要不是心腹的话,难免会互相猜疑,甚至导致后勤跟不上。

    所以怎么看似乎都是郑芝龙最为合适了。

    至于郑芝龙原本是海盗出身的事情,早就已经没人在意了。

    虽然几位内阁大臣心里都已经有了最为合适的人选,但是他们都没敢说出来。

    因为他们不知道崇祯和朱慈烺到底是什么意思。

    万一这父子俩有其他更为合适的人选呢?

    就在这时,朱慈烺终于又开口了。

    “既然你们都同意了,那么等本宫把这件事情告诉父皇,待父皇同意之后,这件事就可以定下来了!”

    “另外关于此次驻军的将领人选,你们回去和兵部商议一下,然后上个折子,再由本宫呈报给父皇决定。”

    “除此之外,因为我们目前还不清楚朝鲜那边的具体状况,所以具体的事情还是等朝鲜的使团到了大明再说。”

    虽然这件事情朱慈烺完全可以一个人做主,不过在这些内阁大臣面前,他还是得做做样子的。

    不然这未免也有点太僭越了。

    而几位内阁大臣听到这话,赶忙也是拱手道:

    “臣遵命。”

    话说到这里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朱慈烺随即又道:

    “行了,诸位请回吧。”

    紧接着,几位内阁大臣又对着朱慈烺行了一礼,这才转身离开了。

    看着众人离去的身影,朱慈烺则是若有所思地摸了摸下巴。

    他其实并不知道这些人到底会推举谁去朝鲜担任将领,但他心中其实也有合适的人选。

    不过别误会,这个人既不是黄蜚也不是郑芝龙,毕竟黄蜚本来就驻扎在建奴大后方,他要是去别的地方,肯定会对战略造成影响。

    至于郑芝龙也是不行的。

    之前打建奴水师的时候可以用一下郑芝龙,但打完之后郑芝龙还是要回到福建一带进行防守的。

    一来是福建一带走私严重,郑芝龙的存在会有效抑制走私。

    二来是因为时不时的就会有国外的一些船队攻打大明,而郑芝龙的存在可以震慑到这些人。

    要知道在原本的历史上,即便大明最后亡国了,但大明对外的海战依旧从来没有输过,而这其中郑芝龙的功劳可谓功不可没。

    不过话说回来,既然不是黄蜚、又不是郑芝龙,那么朱慈烺心里的那个最合适的人选又会是谁呢?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朱慈烺的大舅哥郑成功!

    虽然一开始的时候,朱慈烺把郑成功留在了他的身边,但他知道这不是长久之计,毕竟郑成功在历史上可是一个杰出的将领。

    把这么一个人才留在身边当护卫的话,实在是太可惜了,朱慈烺迟早要让他出去独当一面的。

    并且之后朱慈烺也打算把大明水师交给他统领!

    而现在,似乎就是最好的时机了。

    不过在这之前,还有另外一个事情要处理一下。

    想到这里,朱慈烺直接冲着门口的马宝喊道:

    “马宝,让李若琏来见本宫。”

    马宝听到这话,赶忙一溜烟的就跑了出去。

    恰好李若琏猜到朱慈烺可能等会又有事要吩咐他,所以一直都在东宫们等者,因此马宝刚跨出东宫,一眼看到了李若琏。

    简单的说了几句话之后,李若琏便匆匆来到了朱慈烺面前。

    紧接着没等李若琏行礼,朱慈烺就率先开口问道:

    “本宫问你,毛文龙还有后人吗?”

    嗯?

    听到这话的瞬间,李若琏有些懵逼,很明显他没有想到朱慈烺会在这个时候提到毛文龙的后人。

    而且一时间他还真的没法回答这个问题。

    因为他也不知道啊!

    想到这里,李若琏只能硬着头皮说道:

    “殿下恕罪,臣不知,不过臣可以马上去调查此事。”

    虽然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但朱慈烺也并没有生气。

    毕竟说到底,锦衣卫也只是人,并非机器。

    于是乎朱慈烺点了点头。

    “那就尽快去查吧,查完了之后即刻来报本宫。”

    “遵命。”

    李若琏赶忙一口答应下来,随后便急匆匆地离开了。

    虽然后世关于毛文龙是不是忠臣、或者该不该死这件事情有很多种说法,但最起码朱慈烺结合当下的各种事件来看,毛文龙确实应该是一个忠臣,也不该死。

    因为他的所作所为是有利于大明的。

    并且在毛文龙死后,毛文龙的几个儿子要么入了太学、要么继续在各处军中担任将领。

    他要真是一个叛国的逆贼的话,朝廷的大臣和崇祯怎么可能会让他的儿子入太学读书以及在继续在军中担任将领呢?

    这样的情况显然是不合理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