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大明神探1546 > 第一百六十六章 顺天府乡试(第一更)

第一百六十六章 顺天府乡试(第一更)

    第一百六十六章 顺天府乡试(第一更) (第3/3页)

    秋露凝在眉睫,也要体现出一心的团结。

    赵文华更是站在最前列,深深一躬,满脸期待:“鹏程万里今朝始,桂子香时必占魁!愿诸位笔落风云动,榜开日月辉!”

    众人于贡院外还礼,然后提着考篮,一路经过层层盘查,抵达自己的号舍。

    “肃静!“

    等待了足足两刻钟,所有学子全部入座,铜锣骤响,题纸随沙沙声传来,海玥接过,开始默默审题。

    “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这一句出自《禹贡》;

    “四海之内咸仰朕德,时乃风”,出自《说命下》;

    “皇极之敷言,是彝是训,于帝其训”,出自《洪范》;

    “王其徳之用,祈天永命……上下勤恤,其曰我受天命,丕若有夏歴年,式勿替有殷歴年”,出自《召诰》。

    ‘依旧是《尚书》为主场么?’

    海玥将试题过了一遍,心头就已了然。

    四书五经,并不是所有篇章都适合作为科举考试题目的,选择的都是主旨精深,义理丰富,词句典雅的语句入题,这才有了程文程墨的存在,允许学子致敬。

    预考三场,县试、府试、院试,海玥就是这么过来的。

    自己的水平不足,就借鉴范文,所谓引经据典,本就如此。

    当然,这种应试方式到了正考三场,就要因考官的喜好而异了。

    有些考官不以为意,认为文章只要基础扎实,行文流畅,有理有据,化用他人的文章无伤大雅;

    但有些考官则十分在意考生自身的水平,哪怕文章略逊,只要言之有物,有自身的观点,就可得青睐,反倒是对那种背诵程文然后引用的十分厌恶。

    所幸经过这一年与诸多大才子的熏陶,海玥现在是两者兼具,应对自如。

    审题完毕,答案已了然于心。

    胸有成竹,提笔答卷!

    与此同时。

    西文场玄字七十九号舍中。

    笔尖悬在砚池上方,墨滴将落未落。

    ‘不好!这一篇上下文到底是什么来着?’

    严世蕃脑中一时间全是空白,竟记不起《禹贡》篇的上下文。

    ‘别吵了!别吵了!’

    隔壁号舍传来咳嗽声,接着是笔管轻叩砚台的笃笃声,每一声都像敲在他的太阳穴上,让严世蕃愈发烦躁。

    ‘冷静!冷静!明威教过我们那些考场的法子,不能局限于一题,先做后面的!’

    严世蕃勉强令自己冷静下来,忽听不远处的号舍传来裂帛之声,一个蓬头考生撕碎题纸,赤脚奔出,嘶喊着道:“噫!我中了!我中了!我见文曲星降在檐角!”

    监试的官吏见怪不怪,上去拽他衣带,那人竟力大无穷,拖着两个官吏在地上爬行,指甲刮得青砖咯吱作响。

    严世蕃怔怔地看着,突然弥漫出一股不安感,眼中的昂然自信瞬间消失,又恢复成昔日桂载小跟班的模样,喃喃低语:

    “这次乡试……我不会……不会落榜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