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女土蝠”的对海玥和严世蕃的评价 (第2/3页)
于人数,所造成的威胁确实有限,但浙江、福建等地的商贾断了原先的贸易来源,肯定会教唆百姓从事走私,沦为假倭寇,到时候内外勾结,再有人在背后煽风点火,祸害就大了!”
燕修毕竟是在广州府生活过几年的,稍加思索,面容郑重起来:“海兄所言有理,此事还真的会发生!”
海玥暗叹。
嘉靖朝的海禁策略,是一个极其愚蠢的决定,且不争论这个国策本身的对错,你要是真能禁得住倒也罢了,关键在于大明中枢对于地方沿海根本没有那种控制力。
结果就是,官府把最底层的,靠着入海讨生活的百姓给禁了,沿海的商贾乃至当地的官员,依旧大批量地参与到走私的暴利之中,最后促成了东南倭患的全面爆发,死伤无数后,到了隆庆元年又马上“开关”……
而黎渊社的天市垣,一旦与商贾有关,那毫无疑问,沿海的贸易一定会涉及其中,倭乱会爆发得那般彻底,恐怕也有他们在背后的推波助澜。
这种预见性对于海玥来说不算什么,燕修却越想越觉得佩服:“海兄初识天市垣劣迹,便能参透其中玄机,这般见微知著的本事,实在令人叹服,黎渊社遇上你这样的对手,怕是气数将尽了!”
‘不是那么简单的……’
海玥轻轻摇头,却也没有多言。
他很清楚,黎渊社之流,不过是国势倾颓下滋生的毒瘤,即便铲除这一祸患,东南积弊犹在,非得大刀阔斧推行新政,革除积弊,方能令社稷重焕生机,黎民安居乐业。
这些话却是不必说的,一步步迈进即可。
两人私闯民宅,却如入无人之境般,还有闲情逸致讨论着东南局势,最后进了内宅。
没有家丁护院,仆婢也很少,沈惊鸿的闺阁此时没有人在,两人大摇大摆地走了进去。
这间闺阁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书多。
四壁书架直抵房梁,架上不仅经史子集俱全,更有不少珍本异书。
临窗的绣架上,则有半幅山水绣品,才完成一半,丝线还挂在绷架上。
再往前看,妆台上没有多少胭脂水粉,反倒堆着各色颜料和自制的花笺。
如此布置,处处透着书卷气,却又不是那种刻意为之的雅致。
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仿佛浸透了主人的才情,连空气中都飘着淡淡的墨香与梅韵。
确是才女。
“黎渊社培养成员,有许多通用的习惯,比如不便外出的女子,都会把暗盒放在目所能及的地方,‘女土蝠’也应该不例外……”
燕修毫不客气地走上前去,这边摸摸,那边敲敲,片刻后指着一处精巧美观,好似就该是闺秀娘子所用的木盒道:“就是这个!黎渊社的身份没错了!”
海玥眉头一扬。
两人此行的目的,正是进一步确定沈惊鸿的身份,毕竟之前所有的推测还停留在分析阶段,没有绝对的实证,但现在燕修直接指认出联络的暗盒,那就是铁证如山了。
海玥打量了一下精致的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