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我们真的能把他给救回来吗?(4K)) (第2/3页)
凭借其在太空领域的先发优势,已在卫星发射和载人航天方面取得显著成就。
尤里·加加林作为人类历史上首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其参与登月任务不仅提升了任务的象征意义,更凸显了苏俄的技术实力与政治决心。
我们通过和NASA团队的联合评估后认为,苏俄已经具备执行登月任务的基本技术能力,但面临诸多技术挑战,包括火箭推力、导航精度及生命支持系统等。
成功概率难以精确评估,但若成功,联邦将面临严重的战略与心理劣势。
教授之所以请你过来,是需要你的专业知识来帮我们判断苏俄登月的成功率,以及如果苏俄登月成功,我们后续要如何应对。”
林燃听完后直言道:“苏俄人成功的概率无限接近于零。”
林燃话音刚落,在座各位,尤其是林登·约翰逊眼前一亮。
教授这么说,是不是有什么根据。
苏俄人失败那他就放心了。
“他们之所以会选择在这个时间点登月,就是想的有去无回。”还没等林登·约翰逊发话,林燃就补充道。
霍尼格显然听懂了林燃的意思,他轻声问道:“所以教授你的意思是?这是一趟有去无回的单程票?”
林燃点头:“没错,这是一趟有去无回的单程票。”
一时间房间里陷入了沉默。
林燃接着说道:“苏俄人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选择,我猜测是因为他们资源不够。
计算机技术带来的威力,他们在这次的莱比锡贸易博览会上已经看到了。
他们资源有限,无论是计算机还是航天,都要消耗巨大的资源。
所以他们希望一次决定太空竞赛的胜负,未来减少在太空领域的资源投入,把更多资源集中在计算机领域。
而之所以选择尤里·加加林执行此任务,是因为他是英雄,是全人类的英雄。
派尤里·加加林登月,我们无法通过操控舆论的手段去污蔑他。
苏俄人会把这次登月渲染成英雄的牺牲,人类航天的伟大胜利和壮烈探索,并且给登月竞赛盖棺定论。
即便我们未来再度登月成功,成功一千次一万次,我们的宇航员上去了又成功回来了,历史只会记住尤里·加加林首次完成了登月,即便他牺牲在了月球上。”
林燃说完后,林登·约翰逊用力锤了下桌子:“该死的苏俄人,他们怎么能这样对待英雄!”
尤里加加林还真是全人类的英雄,哪怕在冷战时期他是一个苏俄人,也依然在自由阵营享有极高的声誉。
在执行完东方1号任务三个月后,也就是载人航天任务,加加林访问了英格兰,去了伦敦和曼彻斯特。
1961年在曼彻斯特,天空下着大雨,街道湿滑,但数千人挤在路边,挥舞苏俄国旗,高喊“加加林!”。
加加林乘坐一辆敞篷车,原本车顶可关闭,工作人员建议他撑伞或关上车顶以避雨。他却微笑着拒绝,站直身体,挥手致意。雨水顺着他的头发和制服流下,他的笑容却始终明亮。
这一幕被摄影师捕捉,成为冷战时期最具标志性的画面之一。
加加林在国外进行了广泛巡回演讲。
甚至由于加加林太受欢迎,肯尼迪禁止他访问阿美利肯。
哪怕是在白宫,在自由阵营的权力中心,林燃说加加林是英雄,也没有人会反驳,会觉得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
“教授,那我们该怎么办?”林登·约翰逊问道。
苏俄这一招并不巧妙,想要破解很简单。
林燃没说话,他不想立刻发言,他只是摇了摇头,示意自己还要再想想。
林登·约翰逊把目光转向房间里其他的白宫官僚们。
麦克纳马拉说:“我想我们是否事先就进行宣传。
说苏俄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为了太空竞赛的胜利不惜牺牲加加林的生命。
苏俄这完全是不顾英雄死活的行为,为了胜利不择手段。”
林燃反驳道:“这个方案有两个问题。
第一个是,我们如何证明,苏俄没有把握?
我口头上说,苏俄成功把加加林带回地球的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