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0 章 纠结的地方(3.4k) (第2/3页)
没问题,我知道这是为了维护自由世界的舆论不动摇。”
这类宣传类似,如果没有白宫干预,那么时代杂志的封面人物和年度人物肯定就只有加加林一个人,有白宫干预之后,时代杂志会把目光转向科罗廖夫和林燃,放大背后研发人员的功劳,减少宇航员身上的聚焦。
另外那边的克里姆林宫,大家都在等科罗廖夫发言。
“我们这次登月返回成功率很低,伦道夫是航天领域的专家,他自然能够看出这点。
不过他提出的方案,这么说吧,只具备理论上的可行性。
阿美莉卡的火箭技术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在导航和控制系统方面比我们更加先进。
他们的火箭普遍配备了先进的惯性制导系统,通过陀螺仪和加速度计测量火箭的姿态和速度变化,能够实现自主的飞行方向调整。
此外,他们部分火箭还使用了无线电制导系统,允许地面控制中心通过无线电信号发送指令,在飞行中通过控制发动机的推力方向或使用小型姿态控制发动机,来实时调整火箭的飞行路径。
所以他们能够根据我们的发射数据和实时数据,来调整火箭发射,来做到降落点重迭,这点是能做到的。
可问题在于,精度,这对精度的要求太高了。
降落点重迭,但相差至少也是几十公里。
我们的宇航员在月球表面,靠宇航服跑几十公里,找到阿美莉卡的燃料舱,再把燃料舱搬回他的落点,这不现实,加加林不是超能力者。
另外就是时间,我们先发射,他们后发射,我们双方降落的时间也不能相差太久,因为宇航服的维持生命系统是有时间限制的。
他们的降落时间最多相差一个小时,相差更久的话也会有风险。
加上月球表面是真空环境,温度变化剧烈,重力仅为地球的六分之一,这对燃料的储存和转移也有更高的要求。
他们需要有能在月球环境下稳定储存燃料的系统,并确保转移过程中无泄漏或污染。
燃料转移设备还需适配低重力条件,便于宇航员操作。
总之这其中有太多的问题要克服。
这么说吧,我们自己的方案让加加林成功回来的概率是5%,伦道夫提出的方案概率应该也是5%。
大家的概率都是5%的前提下,我们为什么要和阿美莉卡合作?”
科罗廖夫说完后,在座各位都陷入了沉思。
米高扬,他和林燃见过,在日内瓦谈判上,当时谈判内容围绕柏林危机的解决和热线的促成,他是苏俄代表团的团长。
他对林燃的印象很好,包括科罗廖夫想要慢慢谋求把林燃从阿美莉卡挖来的想法,也有米高扬在其中大力支持。
“阿美莉卡会不会有其他独到的技术能够大幅度提高计划的成功率?”米高扬说,“我的意思是伦道夫在电话中表现的是如此自信,他既然敢说这话,他们肯定有什么别的依仗。”
科罗廖夫解释道:“在科学的世界,阿美莉卡的技术其实是很公开透明的。
我说5%的几率已经是看在伦道夫的份上了。
要知道我们去年就完成了登月软着陆,而阿美莉卡可是一次软着陆都没有实现过。”
尼基塔问:“大家来说说看法吧,是否要和阿美莉卡人合作。”
乌斯季诺夫发话道,“我的想法是,我们不应该和阿美莉卡合作,对方给的时间窗口太窄。
从现在离登月只有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