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白马还能回来吗?(5.2k) (第2/3页)
刻到了。”
他回想月球的寂静,地球的喧嚣即将来临。
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外壳发热,窗外橙色火焰跳跃。
舱内温度升高,生命支持系统正常。
“温度2800°C,正常。”加加林报告道,汗水滑落。
几分钟后,火焰消退,窗外出现蓝天。
加加林松了一口气:“过了最危险阶段。”
林燃指令:“10公里高度,准备开伞。”
降落伞展开,指令舱减速,风声和伞布拍打声传入舱内。
加加林微笑:“这是来自地球的声音。”
指令舱溅落太平洋,浪花四溅。
救援船赶到,舱门打开,海风吹入,带来咸湿气息。
加加林走出,救援人员欢呼迎接,来自地球的镁光灯照片将他照的有些睁不开眼。
加加林抬头望天:“谢谢,莫斯科,谢谢,教授。”
CBS新闻演播厅,沃尔特·克朗凯特端坐于此,面前摆放着任务简报和一架返回舱模型。
背景是一幅巨大的地球地图,标示着太平洋溅落区域,约北纬20度,西经160度。
右侧屏幕显示着NASA红石基地控制中心的画面,左侧是地球落点附近的实时画面。
演播厅内,工作人员忙碌地调整设备。
克朗凯特这次的嘉宾换成了来自NASA的高级工程师罗伯特·吉尔鲁斯,他手持轨道图表,准备为观众解说。
墙上时钟显示任务时间T+219小时,指令舱即将进入大气层。
克朗凯特调整坐姿,目光直视镜头,声音中充满期待:“女士们,先生们,这里是CBS新闻,我是沃尔特·克朗凯特。
今晚,我们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迎接美苏联合登月任务的圆满结束。
苏俄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正乘坐返回舱返回地球,预计在太平洋溅落。”
他停顿,翻阅笔记,内心激动万分。
这次登月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冷战中的合作让他感慨万千。
他继续:“这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人类团结的象征。美苏两国科学家共同设计了这次任务,从月球到地球,跨越了政治的藩篱。”
克朗凯特转向吉尔鲁斯,语气温和:“罗伯特,返回舱的再入过程对观众来说可能很复杂,能否简单解释?”
吉尔鲁斯微笑,指着模型:“当然,沃尔特。指令舱以每秒11公里的速度进入大气层,热盾承受约3000摄氏度的高温。降落伞将在10公里高度展开,减缓速度,最终溅落。整个过程需要精确控制,误差仅几秒。
根据来自NASA的最新消息,莫斯科方面已经把返回地球的指挥权限交给NASA了,由教授亲自指挥。”
克朗凯特听到大笑道:“真是个好消息,这让我对加加林成功返回地球又多了几分信心。
罗伯特,我很好奇,你们NASA内部也叫伦道夫·林教授吗?我还以为你们得叫局长。”
这个话题不仅克朗凯特关心,从现场演播厅台下观众们的神情来看,他们也同样关心这个问题。
吉尔鲁斯笑道:“当然,局长多生硬,教授会亲切得多。”
克朗凯特问道:“不是说教授在NASA内部非常严厉吗?”
吉尔鲁斯点头道:“没错,但严厉不妨碍我们尊敬他,希望教授能多指导我们的工作。
同样的工作,如果教授帮你,你原本要花一年才能完成的,可能只要一周时间就完成了。”
克朗凯特惊呼道:“这么夸张?”
吉尔鲁斯语气淡定,内心则在回忆在NASA工作时和林燃合作的几次交集:“没错,就是这么夸张。
你知道我们内部主要用的计算机是IBM 7094,我们在做复杂轨迹计算,像计算月球任务的发射窗口、跨月轨道注入和着陆轨迹,这些涉及到多体问题和引力摄动的计算时,我们可能要计算一年以上,教授来帮你计算,一周就能算出结果。
教授一周算出来的结果,比IBM 7094一年慢慢调整慢慢计算出来的结果还要更好。”
台下观众响起一阵惊呼。
“总之,教授在数学计算领域,他的大脑比计算机还要强大得多。
但凡涉及到数据有关,教授在我们眼里和上帝没区别。”吉尔鲁斯总结道。
克朗凯特感慨道:“不愧是教授,难怪莫斯科方面要把指挥权限移交给教授。”
克朗凯特接着说:“好,让我们回到加加林返回月球,我们即将见证这一刻。
我相信教授的指挥会为加加林顺利返回地球提供最大帮助。”
控制室传来声音:“NASA报告,返回舱进入大气层!”
克朗凯特迅速戴上耳机,示意安静。
屏幕切换到救援船的实时画面,镜头从直升机俯拍,蓝天中,三个橙色降落伞拖着指令舱,缓缓下降。
海面波光粼粼,救援船整装待发。
克朗凯特的声音高昂:“看!指令舱的降落伞已经打开!加加林正在接近地球,距离溅落仅几分钟!”
他紧盯屏幕,双手紧握,眼中闪着泪光,内心感慨:“这是人类历史上执行过的最复杂的航天任务,是两个国家的共同胜利。
我们第一次将人类的脚印印在了月球上,第一次美苏旗帜同时插在月球上,第一次站在月球上回望地球!
正如教授所说那样,这不仅仅是加加林的一小步,更是全人类的一大步!”
吉尔鲁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