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科技入侵现代 > 第361章 1970的无人机

第361章 1970的无人机

    第361章 1970的无人机 (第1/3页)

    基辛格断然拒绝。

    连我去问问教授意见这样敷衍的话都不愿意说。

    生怕自己说了,出现什么变数,回华盛顿失去尼克松的信任。

    权力不完全来自位置,权力很多时候来自你的实力。

    林燃的权力就是如此,换谁来当总统,都得让他当NASA局长。

    约翰逊到了后期,一度很反感林燃,整个阿美莉卡一提到航天,提到登月,只知道有林燃而不知道有总统。

    他难道不想换人吗?难道不想把NASA换上其他人,把赢得太空竞赛的功绩归于己身吗?

    当然想,问题是做不到。

    而基辛格的权力完全是来自尼克松的赏识。

    在1973年担任国务卿之后,稍微好点,但在现在,他只是顾问的角色,说白了辞掉他只需要总统的一纸行政命令。

    原时间线里,基辛格秘密前往燕京,靠的是巴国作为中介,他们安排基辛格从伊斯兰堡秘密飞往燕京。

    同时中间的备用渠道还包括了罗马尼亚和法兰西外交官让·桑特尼。

    他在公开访问巴国的时候,假装胃痛要休养几天,实际于7月9日凌晨3:30乘巴国外交官的儿子的大众甲壳虫车秘密前往机场。

    戴了个黑色圆顶帽和墨镜作为简单伪装,搭乘巴国航空的波音707飞越喜马拉雅山,仅用4.5小时抵达燕京南苑机场。

    整个过程都只告知极少数人,包括巴国大使约瑟夫·法尔兰德,但严格指示不告诉罗杰斯,也就是当时的国务卿。

    避免引起阿美莉卡国内的保守派反弹。

    总之基辛格整个过程都很小心翼翼。

    同时他的秘密访华过程,林燃查看历史资料后,也有了新的灵感。

    华国代表似乎有些失望,失望的神情溢于言表,哪怕两人语言不通,但基辛格还是很明显感受到。

    基辛格能够对于华国代表此刻的心理做到感同身受。

    因为过去一千多年漫长岁月里,全世界的犹太人都没有办法为犹太人的国家工作,是一个道理。

    “我们理解贵方的顾虑,理解林先生回到华国的风险,那么巴黎,巴黎总可以吧?”华国的谈判代表内心很是不虞,因为教授明明是华裔,却连回华国都不被允许。

    为阿美莉卡效力也就算了,还如此地防范。

    这是近代国家积贫积弱的悲哀。

    “今年的国际数学家大会在巴黎召开,四年前在莫斯科,所以教授没有参加,今年在法兰西的巴黎,法兰西是贵国在欧洲的重要盟友,是自由阵营的国家。

    我们希望教授能出席这次的国际数学家大会,华国方面已经和法兰西建交,我们希望能够和教授开展谈判,就像过去北越方面和教授在日内瓦谈一样。”

    先提一个让对方难以接受的要求,再提一个相对容易接受的要求。

    四年前的1966年在莫斯科举办的数学家大会上,陈景润以哥德巴赫猜想弱形式加冕菲尔兹,一开始莫斯科方面是希望邀请林燃来现场为自己的后辈颁发菲尔兹的。

    这也是华裔数学家的传承,在1962和1966都由华裔数学家拿了菲尔兹奖。

    对莫斯科而言,他们举办这样的国际数学盛会,缺少林燃的出席,也是一桩憾事。

    但白宫方面毫不犹豫地拒绝了,理由也很正当,因为当时是阿波罗登月的关键时期,教授工作繁忙无法参加。

    外界都知道,真实理由是,莫斯科和华盛顿之间的信任基础是很脆弱的,脆弱到,他们不放心让教授去莫斯科。

    燕京方面很清楚这点,他们选择的是法兰西。

    今年的数学家大会在法兰西的尼斯,莫斯科你们担心,尼斯总不担心了吧?

    西欧绝对算是阿美莉卡的势力范围。

    在这块地界,莫斯科的影响力只停留在地下,地下的势力再强大也窜不到地上来。

    基辛格心想,法兰西的话还真有点担心,欧洲国家里,唯独只有法兰西不会乖乖听话。

    正当基辛格想拒绝,坐在他对面的华国代表表情严肃地加重语气说道:“这是我们最后也是唯一的要求,我们希望和教授谈谈,这对改善我们两国关系会非常有帮助。”

    基辛格都到嘴边的话拐了个弯:“好,我会向总统先生汇报。”

    他不敢也不能答应下来。

    视角回到越战前线,在大众视野中,无人机是在2022的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