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民间教育启蒙之曙光初现 (第2/3页)
乱了她的思绪。
改变,谈何容易?
回到府中,林诗雅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她想起周文人,一位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学者。
或许,他能帮上忙。
翌日一早,林诗雅便亲自登门拜访,将自己的计划和顾虑和盘托出。
周文人听后,抚须长叹:“林大人心系百姓,老夫深感佩服。普及教育,功在千秋,老夫愿尽绵薄之力。”
消息传出,清河村的村民们奔走相告,纷纷带着孩子前来听课。
周文人站在田埂上,侃侃而谈,深入浅出地讲解着知识的重要性。
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
林诗雅看着这一幕,心中充满了希望,仿佛看到了未来,看到了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
“林大人,您看……”周文人指着远处一个鬼鬼祟祟的身影,附在林诗雅耳边低语道。
林诗雅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只见一个穿着灰色长衫,贼眉鼠眼的男子正躲在树后,偷偷观察着这里的一切……
清晨的阳光洒在林诗雅的脸上,她没有如众人预料般,直奔城中学堂,要求资源共享,而是缓步走向学堂后方,那间略显破旧的教师宿舍。
她轻叩木门,发出“咚咚”的声响,片刻后,一个年轻的身影打开了门。
那是一位二十出头的青年教师,面容清秀,眼底却带着一丝疲惫。
“先生,请问,可否打扰片刻?”林诗雅语气温和,眼神中带着真诚。
年轻教师有些诧异,他认得眼前的女子,是新科状元,如今更是位高权重的一品大臣。
他连忙侧身让出道路,“大人请进。”
屋内陈设简单,一张书桌,几把木椅,墙角堆着些许书本。
林诗雅环顾四周,缓缓开口,“先生在此教书多久了?”
年轻教师略显拘谨,回答道,“回大人,学生在此任教已有三年。”
林诗雅眼神一亮,语气中带着些许期待,“三年?那先生一定对学堂的诸多情况,十分了解了。”
年轻教师一怔,随即苦笑一声,“大人过誉了,学生只是尽力而为,奈何……”他摇了摇头,没有继续说下去,但话中的无奈和落寞,却被林诗雅清晰地捕捉到。
接下来的时间里,林诗雅耐心地与年轻教师交流,从学堂的师资分配,到学生的学习状况,再到教材的选取,她事无巨细,一一询问。
年轻教师起初还略显拘谨,但随着交流的深入,他的眼神逐渐变得明亮,仿佛找到了倾诉的对象,将心中郁结多年的苦闷,一股脑地倾吐出来。
林诗雅从年轻教师口中得知,城镇学堂的资源分配严重不均,校长刘大人,只顾着自己的利益,压榨年轻教师,教材也陈旧过时,根本无法满足学生们的求知欲。
她心中的怒火在燃烧,但面上依旧平静。
“先生,感谢你今日的坦诚相待。”林诗雅起身告辞,“我还有要事处理,告辞了。”
“大人慢走。”年轻教师恭敬地送林诗雅出门,看着她离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希望。
林诗雅走出城镇学堂,慕容复早已在门外等候。
他身着一袭便服,丰神俊朗,如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