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 > 第一百四十六章:跟着沈爵爷有盼头

第一百四十六章:跟着沈爵爷有盼头

    第一百四十六章:跟着沈爵爷有盼头 (第1/3页)

    沈浩讲解完接下来的计划。

    便开始给工部官员讲解什么是轨道车。

    轨道车不一定非要是全金属结构,只需要在关键的结构上使用金属即可。

    当然,沈浩也想让所有轨道车都使用金属,但目前大京皇朝的生铁并不多。

    而且以前铁矿多用木炭来烧制。

    木炭温度达不到。

    即便是很好的密封环境,木炭温度最多也只能达到七百度到九百度。

    这个温度炼出来的铁,满足不了沈浩想要的预期效果。

    铁的最佳炼制温度是一千两百度到一千三百五十度。

    现在有石炭使用,而石炭的温度最高可达到一千七百度左右。

    有石炭在即便不需要特别好的炼铁熔炉也能炼制出沈浩所需要的高品质生铁。

    所以接下来沈浩还需要对炼铁炉进行改造。

    至于后期合金的锻造,那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要走。

    通过讲解,工部的官员发现沈浩的思想真的很神奇。

    从看到简易的轨道和轮对组合在一起后产生的效果时,他们看沈浩的眼神,一个个惊为天人。

    这真的是人脑子能想出来的吗?

    只要有这些简单的轨道车就能极快地对石炭进行运送。

    就像沈浩所说,同样的劳工数量,有了轨道车后。就能将更多的劳工用于开采石炭上,运输所用的劳工人数至少减少一半,大大增加了开采效率。

    这就是沈浩所说的,技术提高生产力。

    同样的人数,只是有了更合适的工具,便能有让效益翻倍。

    因此,不少工匠对沈浩的印象都有了全新的改观。

    他们本以为沈浩来公布只是为了整顿工部,并非当个工匠。

    毕竟沈浩是驸马,还是本届金科状元。

    在南人北迁,商恩令等各个方面,沈浩都是发起人,有杰出的贡献。

    这样前途无量的年轻人,就应该成为朝堂的中流砥柱,而不是来工部。

    可所有人都理解错了。

    沈浩真的就是工匠。

    原本他们和沈浩那一点疏离感,也因为沈浩的专业知识而拉近。

    沈浩然后经过和他们的对话,了解到他们的能力后,心中不免再次感叹古人的智慧。

    在没有创新之下,这些人将所能做到的事情几乎做到了极致。

    当然,以前没有创新是因为工部并不受器重,没有更多的研究经费用于他们研究。

    仅仅是徐宏图自主研发的破甲箭头,如果有足够的生铁和银两支持他用于箭头的测试,那现如今大京皇朝的弓箭威力,必能提升一到两成。

    所以沈浩觉得一定要让这群工匠发挥出自己该有的能力。

    等说完石炭矿山的改良。

    沈浩便跟着一起开始设计新的犁头。

    对于北方土地开荒需要新的犁头,沈浩非常能理解。

    目前南方所用的犁头很难在北方起到作用。

    无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