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铜墙铁壁 (第2/3页)
位刘记者竟不按常理出牌,拿了她刚刚坐的椅子摆在了李学武的对面,两人中间隔了道茶几。
因为皮质沙发较软,李学武坐下去以后身子是向后倾斜的,凭白低了对方一截,即便是他身材高大,两人之间的视线也拉平齐了。
现在刘红梅叠着腿坐在椅子上,颇有种居高临下审视他的意味。
再让外人看见,还以为他招待不周,让她坐了“冷板凳”呢。
当然了,刘红梅弃沙发不坐,偏偏坐了这扶手椅,也有发泄刚刚被冷落的意思。
到底是记者,在意识上的竞争就是比一般人更在意,也更强势。
李学武却没在意这一点,只是微微眯起眼睛打量了她。
刘红梅怡然不惧,看着他淡淡地问道:“我能问问刚刚两位京城企业的领导来钢城是跟您具体谈什么业务吗?”
“抱歉,这是商业机密。”
李学武回答的非常干脆,即便对方在办公室里已经听了不少内容。
张恩远端着茶水摆在了茶几上,能感受到剑拔弩张的意味,他是不敢乱开口说话的,连摆茶都是抬手做的示意。
“如果是机密的话,那我就不问了,咱们聊聊红星钢铁集团在辽东的工业企业吧,顺便也聊聊您的工作。”
咚咚——
她的话音刚落,门口便传来了敲门声。
“秘书长,您找我。”
“王台长,来,给你介绍一下。”
李学武很自然地招了招手,示意了坐在他对面的记者刘红梅介绍道:“这是北方工业报的刘红梅刘记者。”
说完,他又给刘红梅介绍道:“这是我们集团广播电台辽东分台的台长王亚娟同志。”
王亚娟走进办公室,同回头望向她的刘红梅对视一眼,两人齐齐皱起眉头。
“你好,刘记者,欢迎。”
“你好,谢谢。”
两人的对话言不由衷,彼此警惕却还是礼貌地打了招呼。
什么叫话不投机半句多,两人只简单地打了个招呼,随即齐齐看向李学武。
李学武则是抬了抬眉毛介绍道:“刘记者想要给我做个采访,正好你也不忙,借这个机会向刘记者学习学习。”
这就算话里有话了,话里的意味不要太明显。
可这句话就是李学武故意说给她听的,同时也在提醒王亚娟。
王亚娟同他配合自然默契,转头看向刘红梅微微点头,道:“我们只是集团所属单位,确实应该向优秀的同行多学习学习。”
这两人是故意的吧?
什么特么集团所属单位,论红星文艺出版社的规模和影响力不比北方工业报大啊,怎么还羡慕自己了?
这是说反话嘲讽自己呢吧!
刘红梅扫了两人一眼,嘴里说着虚伪的客气话,可心里在想这一唱一和的是把自己当恶人防备了?
也好,倒也省的自己兜圈子了。
“我只是好奇贵集团在辽东的工业企业运营情况,没想到让您如此警惕和防备。”
她自信又骄傲地一笑,微微抬起下巴看着李学武讲道:“如果您不方便,那咱们可以取消这一次采访工作。”
“我想您是误会了。”
李学武淡淡地一笑,很坦然地直视她的眼睛问道:“您觉得拥有近十万名职工的企业意味着什么?”
不等略微错愕表情的刘红梅回答,李学武已经讲道:“意味着集团内部要执行严格的工作程序,所有人都一样,也包括我在内。”
他提了提眉毛,强调道:“否则我们如何引领这近十万名职工不忘初心,向着现代化工业企业变革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呢?”
刘红梅微微眯起眼睛,看着他没有说话,因为她没想到李学武这么不要脸。
“集团有规定,凡是对外接受采访,必须征得集团管委会的同意。”
他摊了摊右手,强调道:“你来的实在是太突然了,我都没时间同集团汇报,只能请王站长来作陪了。”
“希望你不要误会。”
误会不了,刘红梅转头看了一眼淡定的王亚娟,她确定李学武早有准备。
是,她不否认红星钢铁集团可能会有这样严苛的管理规定,但也得分对谁。
如果是集团负责工业企业和管委会协调工作的秘书长,这还需要向管委会请示吗?那红星钢铁集团的管委会得多忙,一整天都不用干别的了,开会吧。
可是,李学武这么一说她还得认,因为她没法确定红星钢铁集团到底有没有这条规定,或者确定李学武用不用遵守这条规定。
向谁求证?
别闹了,李学武的反应足够快,她被对方扳回一城。
“原来是这样啊,我还以为堂堂的李秘书长竟然会怕我一个小女子呢。”
她微笑着,用极尽揶揄的语气调侃道:“那咱们就开始今天的采访?”
李学武没说答应她的采访,可她已经将这个工作敲定下来了,有种咄咄逼人的架势。
“刘记者可不是小女子。”
李学武没急着接她那一茬,而是笑着讲道:“记者可是无冕之王,是执行媒体监督的最一线工作者。”
他抬手示意了王亚娟的方向讲道:“尤其是独立经营的报社记者,可比我们集团所属报社厉害多了。”
“我想您不需要我用华美的文字空泛地恭维你在辽东的工作吧。”
刘红梅已经不耐烦跟他兜圈子,开始直视他的眼睛用了威胁的口吻。
李学武则微微昂起头,看着她讲道:“红星钢铁集团对待宣传工作永远都是一个态度,笔在你手里,但法律的公平和行业的规矩在你和我的心里。”
这还是刘红梅从业以来第一个遇到的敢硬扛她的企业干部。
“您好像对记者有着天然的防备,您是在警惕和畏惧什么吗?”
“怎么能说是警惕和防备呢,您毕竟是我的同志。”
李学武淡然地讲道:“我只是不善言辞,略显笨拙罢了,您不会笑话我吧?”
“您真会开玩笑——”
刘红梅知道自己遇见对手了,端正了态度讲道:“您是我遇到过的最睿智,也是最犀利的年轻干部了。”
“我喜欢你给我的标签。”
李学武笑着讲道:“我只是红星钢铁集团的一名年轻干部,如果您觉得有采访我的必要,那我随时表示欢迎。”
“这个定义并不新奇吧?”
刘红梅找准了切入点,紧抓不放地问道:“在以往的工作和生活中,就没有人给您贴上过年轻干部的标签吗?”
“年轻是年轻,干部是干部。”
李学武看着她讲道:“我想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质疑过我身为干部很年轻,也没有怀疑年轻的我是干部。”
还说自己不善言辞,略显笨拙,骗鬼呢——
“那您是如何评价红星钢铁集团布局辽东工业的决定?”
刘红梅选择拉扯话题,扩大范围,好让李学武放松警惕,也扩散思维。
只是李学武的回答再一次让她恼火。
“红星钢铁集团布局辽东工业不需要任何人的评价,每一个红星人都是这一决定的执行者、奠基者和参与者。”
李学武十分认真地讲道:“红星人只会做,不会说,更不会吹法罗。”
“……”刘红梅强忍着情绪,依旧用平稳的语气问道:“那您是如何评价您自己的,就已经在钢城工作近一年的这段时间和精力,这个可以说吧?”
“嗯,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吧。”
李学武微微点头,讲道:“总结起来是这样,也希望我在辽东的工作能够开花结果,喜获丰收。”
“您对自己的辽东任职很满意?”
刘红梅选择无视他的障碍,直击道:“听说钢城冶金厂发生了高炉生产事故,调查结果显示是建设出了问题。”
她微微昂起下巴问道:“您是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的,好像是没下文了?”
“红星钢铁集团对安全生产事故持零容忍、不姑息的态度,这是原则。”
李学武看了看她,继续讲道:“我不知道你的消息是从哪来的,也不知道你所谓的调查结果是谁告诉你的,我只能说目前调查组进驻辽东还在查这件事,还没有报告提交给我本人。”
他抬了抬眉毛,看着她讲道:“或许您有特殊渠道能比我先知道这件事,要不也请您将这个结果转告给我?”
-----------------
“如果你不愿意接受她的采访,只要不见她就好了,何必呢。”
送走了刘红梅,王亚娟回到了李学武的办公室,看了他的脸色劝解道。
李学武则抬起头看着她强调道:“如果我能不见她,又何必叫你来呢?”
“刘记者是闯进来的。”
张恩远默默地解释了一句,也算是在李学武面前做一个解释。
到底是他没能拦住对方,让那位态度傲然的刘记者钻了空子。
秘书长正在谈工作,他却把人漏进去了,这要是追究起来……
“如果她想见我,防是防不住的。”李学武并没有怪他的意思,只是淡淡地讲道:“她是对集团有意见。”
“听说北方工业报与咱们集团有些矛盾?”王亚娟皱眉询问道:“我听说的版本已经是传了几手的了,你知道具体情况吗?”
“还能是什么——”
李学武冷哼一声,道:“求而不得,爱而生恨呗。”
“求?爱?他们求什么了?爱什么啊?”王亚娟有些不明白,看着他追问道:“这里还有感情的纠葛?”
“呵呵——”李学武好笑地抬起头看着她讲道:“求的是财,爱的是钱,什么感情纠葛,你都在想些什么啊。”
“是你把我带偏的。”
王亚娟才知道他的意思,皱眉道:“是北方工业报要钱,还是她们记者黑了心?”
“他们哪有这个胆子。”
李学武看着手里的文件,道:“独立运营的报社一般能从上面得到部分拨款,剩下的则从各企业化缘。”
“咱们李主任没搭理他们,觉得要饭的不能太嚣张,所以惹急了对方。”
“还能这样?”王亚娟也是第一次听到这种事,皱眉道:“就没人能管管他们?”
“管什么?”李学武看了她讲道:“他们的主管部门都发不出钱来,哪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