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宋檀记事 > 1711.吸溜

1711.吸溜

    1711.吸溜 (第2/3页)

,还挺敢叫。我就没吃过按个儿卖的菱角——这么会挣钱,现在都没做这生意,肯定是口味上差了点儿——”

    这话刚出口,菱角米塞进嘴里嚼了嚼:

    “咦,这菱角真好吃!”

    “对!好好吃!”

    “怪不得敢这么要价呢!值!真是一分价钱一分货!”

    大伙儿念叨着,一只只手又往袋子里摸去,反而是买菱角的男人这会儿才刚掰开一个:

    “人家也不一定是没钱,他们家那小孩儿可说了,一个眼镜就都七八千……卧槽这么好吃?!”

    什么什么?

    隔壁桌也侧目了——有人吹自己的眼镜大几千块钱炫富?!

    好八卦,好八卦,周围几桌都竖起了耳朵。

    烧烤特别香但疑似夸张——哎呀,这烧烤街哪能不香呢?

    等一下,菱角真好吃?!!!

    大半夜能来这烧烤摊儿的都是吃货,这会儿听到一桌人都在大呼小叫,也忍不住了:

    “兄弟,你刚说那眼镜、不是,这菱角哪儿卖的呀?”

    ……

    云丹青等人还盯着筐子发愁呢。

    他们坐了半小时,总共就来了俩客人,可这100多颗菱角卖出去,筐子大,菱角小,一点儿不见少啊!

    “明天就不新鲜了呀……”

    陈迟有些心痛了:“不然,到前面他们说人多的地方卖一卖?”

    他拍拍胸口:“我个子高,力气大,还会吆喝了,我一个人可以卖!”

    “可是你数数慢啊。”云丹青叹口气:“不然咱俩搭档好了……”

    正说着呢,眼前一辆电瓶车慢悠悠从这边骑过,折返,又停到了他们面前:

    “老赵的菱角是吧?”

    众人:???

    乔乔认真道:“是我们的菱角。”

    然而对方眼睛在人群中逡巡着,很快就锁定了目标:“老赵,这你说的菱角是不?”

    赵老板在人群中抬起头来——老顾客啊!

    他眼睛盯了烤炉上正在撒最后一次调料的烤串儿,只迅速且敷衍的应了一声:“对对对,就这菱角!”

    好嘞!

    对方从电瓶车上下来:“小朋友,你这半筐我都要了!”

    这话说的,何等豪气又豪情!

    但话音刚落,就见老赵已经扭过头去:“你买那么多干嘛?这东西不好放,买几个尝尝味儿得了。”

    说话间,面前的烤串已经烤好,他伸手迅速接过,看着上面滋滋冒泡的油花,整个人急得像是无处下嘴的小狗。

    团团转了两圈之后,又努力吹着气,到底还是没忍住,小心翼翼咬了上去——

    “烫烫烫烫烫!”他烫的快跳脚了,此刻到底松了嘴,才有功夫再看自己的客户。

    然而年轻人却已经低头在查资料了:“我先看看这东西能不能冷冻,要是能的话,我干脆再要一筐……”

    嘿嘿,今晚老赵没说限购!

    1块钱3个,今晚上得狠放一波血了。但能被老赵说精品的,买回去肯定全家人又痛又夸!

    他一边儿上网搜着资料,一边儿又有些怀旧:这种滋味儿,像极了小学时啊!

    那会儿 1块钱零花都要在上课时认真规划好,是买辣条配方便面,还是玩具配奶片呢?

    是买半筐呢,还是再买一筐呢?

    哎呀呀,真难!

    比他更难的,显然是这群手忙脚乱的小朋友。

    如果是按斤卖,这筐菱角上秤就能知道价格。但如今按个儿来,5个小孩儿蹲在地上,人手一个塑料袋儿。

    “1、2、3、……”

    那保鲜袋是超市买菜时那种成卷的,一袋里面装50个就差不多。此刻大小孩子们又着急又专注,数数数得额头都渗出了汗,筐子里也没数完……

    哎呀!

    小孩姐急得要跳脚,他们如果装得慢了,人家会不会不想买了呀?

    然而做生意,哪能不遇到难题呢?

    更大的挑战就在后头——

    “老赵说的精品菱角,是这儿吧?”

    好家伙,乌泱泱的,开车的骑车的,又都在这边儿停了下来。

    大家都是一个想法:老赵没提限购,那这菱角他们每个人先买一百两百半筐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