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清妖 > 第一百零二章 感谢各位大人

第一百零二章 感谢各位大人

    第一百零二章 感谢各位大人 (第2/3页)

家支派使用。

    康熙晚年,两淮盐政的职位便一直由汉军正白旗出身的曹寅、满洲正白旗出身的李煦两人轮流把持,二人同时还担任江宁和杭州织造。

    也就是江南江北最大的两个钱袋子全归皇帝本人所有。

    此事在雍正和乾隆亦成定制。

    既然两淮盐政必须是内务府的官员出任,那负责监察两淮盐政的当然也得是内务府的人。

    自己人好说话嘛。

    真要弄个汉人官员监察盐政,不是自找麻烦么。

    现任巡盐御史郑博文便是内务府包衣出身,担任这个职务前不过是内务府营造司的一名没有品级的笔贴式,因为给和中堂的大管家刘全老爷修房子表现出色,刘老爷一开心就给赏了个巡盐御史的肥缺。

    都不必跟自家老爷和中堂商量,左右一个七品官而矣。

    当然,郑御史每年在任上捞的钱不管多少都必须固定孝敬刘老爷十万两,短于这个数郑御史就得挪窝。

    任务还是很重的。

    扬州知府方维甸是新官上任的贤臣之后,同知崔景和通判汪鸣泰则是在基层熬了不少年头的技术官僚,前途跟年轻有为的方知府无法相提并论。

    上回吏部来人给赵安办理升职手续时,就是同知崔景陪同来的府学,崔同知为人看着倒也不错。

    通判汪鸣泰则没见过,至于知府大人,赵安觉得还是老死不相往来的好,因为这位方大人明显看不上他。

    要不是他把娄老师给拿捏住,说不定真就叫二人联手剥夺他这副考官的权力了。

    除了几位文官外,还有个武官也要来府学联动。

    这位就是被扬州百姓称为“参府老爷”的游击将军。

    游击将军前明那会叫扬州营参将,顺治时改为游击将军,驻地就在扬州北门的老教场,衙署就叫游击署。

    参府老爷手下管着整个扬州府的绿营建制兵,大约三千多人,虽然平时基本不和地方衙门交道,但府学的事参府老爷是必须来的。

    现任参府老爷姓赵名德汉,祖上是随摄政王多尔衮入关的汉军八旗,还得了个三等轻车都尉的世爵。

    就是世事无常,二十多年前乾隆老太爷不知哪根筋搭错了要把汉军八旗撵出旗人队伍恢复为民人。

    民人,也就是汉人的意思。

    一开始老太爷是打算一次性把汉军八旗全撵走,结果反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