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清妖 > 第一百四十四章 赵大人地道!

第一百四十四章 赵大人地道!

    第一百四十四章 赵大人地道! (第2/3页)

给老太爷汇报一两个教育界的优秀工作人员也属本份。

    几位看过礼部“红头”文件的学官表情很好玩,可以说集体古怪的那种。

    赵安对此表示理解,这句口号提的确实有些过了。

    也就老太爷八十岁了,搁七十岁时也不至于糊涂到要全国所有学校都刷这条口号。

    要知道各地官学同时也是各地学庙所在。

    学庙是什么?

    学庙就是学宫,说白了就是孔子庙,里面祭祀的都是大儒先贤。

    哪朝哪代它也没敢在学庙乱刷口号的,结果到了你乾隆朝,唰唰就是十个字。

    是说你乾隆比大儒先贤牛一些,还是说你乾隆爷将来也要成圣呢?

    反正,正经人都觉这事办的挺不要脸。

    不过老太爷连“十全老人”都笑纳了,跟他讲脸皮似乎也没什么意思。

    赵安这边自然是乐见此事全国推广,同时也估计教育产业化的暴风雨应该快要来了。

    也不知这事会给后世造成什么影响。

    转念一想,这不就是后世搞的么,似乎没什么影响。

    “既是朝廷要求,你们就转下面办理吧。”

    赵安很想在学官们面前嘚瑟下,告诉这帮人那十个字就是他给老太爷提的,除了这句口号还有忠于皇上忠于大清的高考冲刺仪式,想了想还是忍住嘚瑟劲。

    做人,低调些好。

    众学官哪里敢不照办,前脚刚走,后脚赵安等了好几天的委任状终是送了过来。

    给赵安送官凭的是吏部文选司的一个拜唐阿,另一个则是礼部的一个笔帖式。

    江苏本省没有陪同人员,因为学官独立于本省官僚体系。

    如果赵安任职的是知府知县,那么接到调令后首先就要去布政衙门和巡抚衙门报个到,然后由省里派人陪他一起到地方就职。

    如此做法,是防止有人冒充。

    这种事情过去有发生过。

    拜唐阿是在京各衙门管事而无品级者,相当于吏员,不过这个职务只供旗人任职。

    和满洲翻译科、笔帖式并称国人三大岗,升迁速度都快于汉官。

    不过跟侍卫比起来,又小巫见大巫了。

    如果说大清朝有十万个官员,那至少八万个是国人。

    八比二的比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