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下官想开盐业公司 (第2/3页)
们挣钱的官员都是毫不吝啬的。
只是这个好处眼面前拿不到,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发酵,才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官帽。
那边老太爷的羊毛可以继续薅,但就赵安现在的地位哪怕弄出个以贷养贷的小团体,也只能撸小贷,而做不到大范围的金融集资。
银行那边可是有官员借贷含金量计算公式的。
资产证明可以造假,但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突然涌现大量资产证明,除非赵安这个团伙把总行也给买通了,要不然必定被人怀疑。
所以眼下只能先小打小闹。
但赵安又必须要有钱,因为甭管哪个年头干什么事,哪怕就是造反,他也得有钱支撑!
没有经费,你连志愿者都招不到。
这就逼的赵安必须将贩盐这个买卖快速提上议程,并且必须做大做强,成为可以稳定并持续不断为其提供资金的财源。
想贩盐,得罪现任盐政是什么道理?
不仅不能帮全德坑老同事的儿子,还要把全大人的剩余价值也榨出来。
这个剩余价值就是全大人所体现的对立面。
思考再三后,赵安决定到盐政衙门告密,因为这是最好的榨汁办法。
直接把全德连骨头带渣全卖给阿克当阿。
阿克当阿能当上两淮盐政,不可能没有两把刷子,如果事先不知政敌手段可能中招,但现在知道对手如何出招,他若不能化解并反杀对手,也枉被称为“阿财神”了。
一句话,赵安选择站队阿大人。
县官不如现管的道理。
阿大人这边对内务府和朝中动向肯定比赵安更加了解,因此赵安刚告完密,阿大人就意识到这是全德或者说全德背后的人想动他这个财神。
官明的小三元看着是喜事,实则是小事,但千里江堤毁于蚁穴的道理,阿大人岂能不明白?
表面看来是全德他们不希望小三元的风头,让阿大人这个老子在老太爷那边也跟着沾光,实则是一次试探。
政治上的试探,也是对两淮官场的一次试探。
官明的小三元一旦被成功阻击,势必会让两淮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