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财神也抠门 (第1/3页)
盐引,是这个时代最大的硬通货,堪比黄金白银。
盐引,就是钱。
再准确点形容,每张盐引都是一张支票,可立即兑换的那种。
因而有的盐商拿到盐引后根本不直接贩盐,而是将盐引转手再卖给其他人,就这么从中空手套白狼赚一大笔钱。
盐引的审批核发机关是盐政衙门,虽然清廷规定各地盐场的盐引数目是“死”的,即不得多发、少发,但由“盐引”引发的贪污舞弊却是层出不穷,根本禁绝不了。
没办法,利润太大。
最近的就是乾隆三十三年的“两淮盐引案”,此案盐政衙门上下勾结“超发”盐引,从中克扣、提留“引银”高达一千六百余万两。
相当于清廷国库的三分之一还要多。
一千多万两被下面的官员和小吏瓜分掉,老太爷连个铜板都没落到兜中,能不火大么!
结果就是大量官员被抓捕问罪,其中就包括纪晓岚这个后世知名的“铁齿铜牙”。
即便如此,于计划外超发盐引仍是各地盐政衙门保留不变的经典项目。
只是由过去的明目张胆超发,变成现在的低调超发,规模肯定也不如从前那般惊人。
而且也弄了若干由头名义“包装”超发的那部分盐引,如前年长芦盐政衙门就弄出了个“残疾”盐引补贴。
什么意思呢,就是有个盐商骑马时不幸摔断了腿,这个盐商平日给盐政衙门的孝敬不少,官员们一合计便以该盐商是“公伤”残疾为由,给人多批了五千张盐引。
这盐商也懂事,转手就拿出一半利润回报众位关心他的大人们。
赵安之前想贩私盐,是因为他没法成为窝商,也没法成为运商,更没法成为场商,至于总商更是想都甭想。
如此,只能铤而走险效仿黄巢、张士诚这些前辈从官商口中夺食。
但现在,赵安有点看不上黄、张之辈了,他觉得自己完全可以入编,因为站在他面前的可是两淮盐业一把手。
也真得感谢全德全佐领送上来的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