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三国演义通俗 > 第76回:江东风云:智勇双全定霸业

第76回:江东风云:智勇双全定霸业

    第76回:江东风云:智勇双全定霸业 (第1/3页)

    刘备对待诸葛亮如同对待老师一般,吃饭时同桌,睡觉时同床,整日里一起讨论天下大事。诸葛亮说:“曹操在冀州修建玄武池训练水军,必定有侵犯江南的意图。可以秘密派人过江去探听虚实。”刘备听从了他的建议,派人前往江东打探消息。

    与此同时,孙权自从孙策去世后,继承了父兄的基业,占据江东,广纳贤才,在吴会开设宾馆,命令顾雍、张纮接待四方宾客。多年来,贤才们互相推荐,陆续有会稽的阚泽(字德润)、彭城的严畯(字曼才)、沛县的薛综(字敬文)、汝阳的程秉(字德枢)、吴郡的朱桓(字休穆)、陆绩(字公纪)、吴人张温(字惠恕)、乌伤的骆统(字公绪)、乌程的吾粲(字孔休)等人来到江东,孙权对他们礼遇有加。此外,孙权还得到了几位良将:汝南的吕蒙(字子明)、吴郡的陆逊(字伯言)、琅琊的徐盛(字文向)、东郡的潘璋(字文珪)、庐江的丁奉(字承渊)。文武官员们共同辅佐孙权,使得江东人才济济,声名远扬。

    建安七年,曹操击败袁绍,派遣使者前往江东,要求孙权送儿子入朝随驾。孙权犹豫不决。吴太夫人召见周瑜、张昭等人商议。张昭说:“曹操让我们送儿子入朝,是为了牵制诸侯。但如果不送,恐怕他会兴兵南下,江东将陷入危险。”周瑜则说:“将军继承了父兄的基业,拥有六郡的兵力,兵精粮足,将士效命,何必因为逼迫而送人质?一旦送质,就不得不与曹操联合;他若有命令,我们也不得不听从。这样一来,我们就受制于人了。不如不送,静观其变,再另寻良策应对。”吴太夫人赞同周瑜的意见,孙权于是谢绝了使者,没有送儿子入朝。自此,曹操有了南下江南的意图,但因北方尚未安定,暂时无暇南征。

    建安八年十一月,孙权率军讨伐黄祖,双方在大江中交战。黄祖的军队大败。孙权的部将凌操乘轻舟冲在最前面,杀入夏口,却被黄祖的部将甘宁一箭射死。凌操的儿子凌统,年仅十五岁,奋力夺回父亲的尸体,返回军中。孙权见形势不利,下令撤军返回东吴。

    孙权的弟弟孙翊担任丹阳太守,性格刚烈,嗜酒如命,醉酒后常常鞭打士兵。丹阳督将妫览和郡丞戴员早有杀害孙翊的念头,于是与孙翊的随从边洪结为心腹,共同策划谋杀孙翊。当时,丹阳的将领和县令们齐聚一堂,孙翊设宴款待。孙翊的妻子徐氏美貌聪慧,精通《易经》,当天卜了一卦,卦象大凶,劝孙翊不要外出会客。孙翊不听,依然与众人聚会。宴会结束后,边洪带刀跟随孙翊出门,突然拔刀砍死了孙翊。妫览和戴员将罪责推给边洪,将其斩首示众。二人趁机掠夺了孙翊的家产和侍妾。妫览见徐氏美貌,便对她说:“我为你丈夫报了仇,你应当跟随我;若不从,只有死路一条。”徐氏冷静地回答:“我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