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三国演义通俗 > 120回:刘备盛情留张松 张松献图劝入川

120回:刘备盛情留张松 张松献图劝入川

    120回:刘备盛情留张松 张松献图劝入川 (第3/3页)

张鲁侵犯边境,不过是癣疥之疾;刘备入川,才是心腹大患。刘备乃当世枭雄,先前侍奉曹操时,便企图谋害曹操;后来跟随孙权,又夺取了荆州。他心术不正,怎能与他共处?若将他召来,西川可就完了!”刘璋生气地呵斥道:“休要再胡言乱语!刘备是我同宗,怎会夺取我的基业?”说罢,让人将黄权和王累搀扶出去,然后命令法正即刻出发。

    法正离开益州,径直前往荆州拜见刘备。参拜完毕后,呈上刘璋的书信。刘备拆开信一看,信中写道:“族弟刘璋,再次叩拜致书于玄德宗兄将军麾下:长久以来敬仰您的威名,只因蜀道崎岖,未能及时进贡,心中深感愧疚。我听闻朋友之间都应吉凶与共,患难相扶,更何况咱们是同宗呢?如今张鲁在北面,随时可能兴兵侵犯我的边界,我内心极为不安。特派人呈上此书,恳请您能念及同宗之情,出兵剿灭贼寇,咱们永远互为依靠,我定会重重酬谢。书信难以尽述,盼您早日前来。”刘备看完信后十分高兴,设宴款待法正。酒过几巡,刘备屏退左右,私下对法正说:“早就听闻孝直您的英名,张别驾常常提及您的高尚品德。今日能与您交流,我深感欣慰。”法正谦逊地说:“我不过是蜀中的一个小官吏,不值一提。俗话说,良马遇到伯乐会嘶鸣,人遇到知己愿效死。张别驾之前所说的话,将军您还考虑吗?”刘备说:“我一直寄人篱下,心中难免伤感叹息。常想连小鸟都有栖息之所,兔子都有多个藏身洞穴,何况人呢?蜀中是个富饶之地,我并非不想夺取,只是刘季玉与我同宗,实在不忍心算计他。”法正说:“益州乃天府之国,若不是能治乱的明主,难以据守。如今刘璋不能任用贤能,这份基业迟早会落入他人之手。上天将此机会赐予将军,不可错失。您难道没听过‘先下手为强’这句话吗?若您有意夺取,我愿拼死效力。”刘备拱手致谢:“还是让我再斟酌斟酌。”

    当天宴席结束后,诸葛亮亲自送法正回馆舍。刘备独自坐在房中沉思。庞统进来劝道:“遇事应当机立断,犹豫不决者乃愚人。主公如此英明,为何这般迟疑?”刘备问道:“依你之见,该当如何?”庞统说:“荆州东边有孙权,北边有曹操,在此难以施展抱负。益州人口众多,土地广袤,财富充盈,足以作为成就大业的根基。如今有幸得到张松、法正相助,这是天赐良机。何必再犹豫呢?”刘备说:“如今与我势如水火的是曹操。曹操行事急躁,我便宽厚;曹操残暴,我便仁义;曹操诡诈,我便忠诚:凡事与曹操相反,方能成就大事。若因一时小利而失信于天下,我实在于心不忍。”庞统笑着说:“主公所言虽合天理,然而如今身处乱世,用兵争强,本就不能拘泥于常规。若一味遵循常理,将寸步难行,应当随机应变。况且兼并弱小、攻打昏庸,以武力夺取天下,再以仁义治理天下,这是商汤、周武王的做法。若事成之后,以仁义回报,封刘季玉为大国诸侯,又怎会违背信义?如今若不夺取,终究会被他人抢占。望主公深思。”刘备恍然大悟,说道:“你的话真是金玉良言,我定当铭记于心。”于是请来诸葛亮,一同商议起兵西进之事。诸葛亮说:“荆州是重要之地,必须分兵把守。”刘备说:“我与庞士元、黄忠、魏延前往西川;军师你可与关云长、张翼德、赵子龙镇守荆州。”诸葛亮表示同意。

    于是,诸葛亮总领荆州事务;关羽据守襄阳要路,扼守青泥隘口;张飞率领四郡兵力巡江;赵云屯驻江陵,镇守公安。刘备任命黄忠为前部,魏延为后军,自己与刘封、关平在中军。庞统担任军师,率领五万马步兵启程西行。临行时,廖化率领一支军队前来归降。刘备便让廖化辅佐关羽抵御曹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