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三国演义通俗 > 154回:玄德进位汉中王,孙曹谋算荆州事

154回:玄德进位汉中王,孙曹谋算荆州事

    154回:玄德进位汉中王,孙曹谋算荆州事 (第2/3页)

得太平:我心中只有忧虑不安,痛苦得像头痛一样。从前董卓,制造了祸乱的开端。从那以后,众多凶徒横行,残害剥削天下百姓。幸亏陛下圣德威严地统治,臣子们一同响应,有的凭借忠义奋力讨伐,有的是上天降下惩罚,那些叛逆之徒都被消灭,逐渐地像冰雪消融一样。只有曹操,长久以来没有被铲除,他侵犯并擅专国家大权,肆意妄为,扰乱朝纲。我从前与车骑将军董承,谋划讨伐曹操,因为事情机密没有保守好,董承被陷害。我漂泊流离,失去了依靠,忠义之事没有成功,于是使得曹操穷凶极恶,大逆不道:皇后被杀,皇子被毒杀。虽然我纠集同盟,一心想要奋力讨伐;但因为我懦弱没有武略,多年来没有成效。常常担心自己死去,辜负了国家的恩情;日夜叹息,时刻警惕,如临危境。如今我的群臣认为:从前《虞书》中强调亲睦九族,使贤能的人得到勉励和辅助;帝王代代相传,这个道理不能废弃;周朝借鉴夏、商两代的制度,分封众多姬姓诸侯,实在是依赖晋国、郑国的辅佐之力;汉高祖兴起,尊崇皇室子弟,大规模地分封九个诸侯国,最终消灭了诸吕,从而安定了汉室大宗。如今曹操厌恶正直的人,他的党羽实在很多,包藏着祸心,篡权夺位的意图已经很明显;又因为宗室力量微弱,皇族没有地位,斟酌古代的制度,依据当前的权宜之计:推举我为大司马、汉中王。我自己再三反省:受到国家深厚的恩情,担当一方的重任,贡献的力量没有成效,得到的却已经超过了应得的,不应该再忝居高位,从而加重罪责和谤议。群臣以大义相逼,我退一步想,贼寇不被消灭,国家的灾难就没有结束;宗庙面临危险,社稷即将倾覆:这实在是让我忧心如焚、肝脑涂地的时刻啊。如果能够顺应权宜,变通行事,来使圣朝安宁,即使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我就顺从众人的建议,接受了印玺,来尊崇国家的威严。向上思考我的爵位名号,地位崇高,受到的恩宠深厚;向下思考如何报效国家,忧虑深重,责任重大。我惊恐不安,像面临深谷一样。怎敢不竭尽全力,献上忠诚,激励六军,率领众多忠义之士,顺应天命和时势,来使社稷安宁。恭敬地奉上表章,让陛下知晓。”

    表章送到许都,曹操在邺郡听说刘备自立为汉中王,大怒道:“织草席的小子,怎么敢如此!我发誓要消灭他!”当即传令,发动全国的兵力,前往两川与汉中王决一雌雄。这时一个人出班劝谏说:“大王不可因为一时的愤怒,就亲自劳驾远征。我有一个计策,不需要张弓射箭,就能让刘备在蜀地自食其果;等他的兵力衰弱耗尽,只需要派一员将领去征讨,就可以成功。”曹操看这个人,原来是司马懿。曹操高兴地问道:“仲达有什么高见?”

    司马懿说:“江东的孙权,把妹妹嫁给了刘备,却又趁机把妹妹接了回去;刘备又占据着荆州不归还:他们彼此都有切齿的仇恨。如今可以派一个能言善辩的人,带着书信去劝说孙权,让他起兵夺取荆州;刘备必定会发动两川的兵力去救援荆州。那时大王起兵去夺取汉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