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共同应对》 (第3/3页)
,不无感慨地说:“是啊,可惜咱们目前的科研财力和技术能力,还是有限得很,虽然有很多好的想法和研究方向,但好多都没法立刻投入实践,只能慢慢积累。”
赵芯茹忽然抬起头,眼神中闪过一丝灵光,看着林一洲提议道:“院长,我倒有个想法,咱们是不是可以主动邀请一些国外在古生物研究领域有优势的同行,一起参与白垩纪资源的开发和研究项目?多个人多份力,大家共享资源、共同攻关,说不定能更快出成果,也能让研究更全面。”
“你说得对,科研本来就不该保守,开放合作才能走得更远。”林一洲赞同地点点头,认可了她的提议。
“就像当年的人类基因组计划一样,”赵芯茹继续补充道,眼神里满是对那种科研精神的敬佩,“从一开始,那些有远见的科学家就意识到这个项目的重要性,号召各国政府重视并支持这个项目,还积极呼吁全世界的科学家共同参与进来。更难得的是,他们始终主张所有研究进展、实验数据和实验资源都随时公开,让全世界的科研人员都能免费享用,这种开放、共享、合作的态度,才是推动科学不断进步的关键所在。”
“话是这么说,但也要考虑实际情况,毕竟每个国家的科研体系、利益诉求都不一样,合作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林一洲轻轻敲了敲实验台,语气中带着几分务实,“比如数据共享的边界、成果归属的划分,这些都是需要提前谈清楚的,不然很容易在合作中产生矛盾,反而影响研究进度。”
赵芯茹却没被这些困难吓退,她眼神坚定地说:“这些问题确实要面对,但不能因为怕有矛盾就放弃合作。您想,咱们的时空穿越项目还在关键推进期,白垩纪古生物研究、时空环境分析,每一项都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技术支持,单靠咱们自己,不仅进度慢,还可能错过重要的研究窗口期。只有各国科学家真正精诚合作,共享采集到的生物材料、共享监测到的时空数据、一起攻克技术难关,才能在这个前沿领域取得更大的成绩,不然太吃力了。”
林一洲看着她认真的模样,忍不住笑了:“你这股韧劲倒是跟苏教授很像。不过话说回来,咱们的时空穿越技术能有今天的成就,确实不容易。这可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好几代科研人抱着求真、求善的态度,扛着对社会负责的担子,齐心协力一点点啃下来的硬骨头,也算是咱们国家在尖端科技领域的‘王牌’了,不能轻易辜负这份积累。”
“正因为有这份积累,咱们才更该主动牵头合作啊!”赵芯茹眼睛一亮,语气愈发坚定,“如果能一直保持这种协作的劲头,我看咱们生物界早晚也能‘突破镜像’!”
林一洲停下脚步,好奇地追问:“哦?怎么讲?”他倒想听听赵芯茹对“突破镜像”有什么新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