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道与义 (第1/3页)
冯耀言语间,对大盈仙人极为推崇。
傅源很理解他的心思,混在全性之中,见到了太多的私欲,恶欲,陡然见到一个身怀仁心的大盈仙人,自然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不要觉得大盈仙人放过王耀祖,是什么平常的事,在这个年代,被人抢了徒弟,就等于被人把脸面放在地上踩,就算是同一阵营的,遇到这种事都会毫不犹豫的翻脸!
更何况王耀祖还是一个全性,大盈仙人却是正派玄门三一门的掌门,绝对的实力差距下,大盈仙人却能忍住不杀人,这本身就是一种仁慈。
这个时代对全性喊打喊杀,那是动真格的,就好像冯耀之前说的,那两个唐门弟子看到全性,二话不说就豁出了性命,埋伏在客栈暗杀。
龙虎山张之维见到无根生,同样也是上去就是一个大耳刮子,直接下了死手,哪怕无根生表明了不还手,还是要杀,这就是这个时代正派对全性的态度。
愚昧也好,利益也罢,总之,这个时代的奇人异士,都被“正邪”的人为定义束缚的死死地,正就是正,邪就是邪,水火不相容。
所以三十六贼结义,才会引起那么大的震动。
傅源叹了口气,道:“这世上哪有什么绝对的正与邪,所谓的“正邪”都是人为定义,都属于一种“伪”,大盈仙人能摆脱这种人为定义的规则,说一声“真人”名副其实。”
伪,左边人,右边为,字面意思就已经表明了,所有人为定义添加的,都属于“伪”!
也因此,道家的“德”,就是各种冷冰冰的规则,而儒家的“德”,都是人为的伪。
冯耀将自己这一年的经历仔仔细细的说了一遍,最后道:“我觉得,全性其实就是一群无所依附,困惑不前之人,他们有能力,但却因困惑,偏执或错误选择等原因,无法找到自己的目标。
当年的黑衣宰相,为这群无头苍蝇,找了一条足够吸引,又足够消耗精力的路,那就是与太平时节,倾覆天下。”
傅源笑了,道:“黑衣宰相姚广孝?他虽然是个和尚,但做事却极具儒家风格,他帮明成祖造反,不为名不为利,只是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抱负。”
道家“虚其志”,佛家“空其心”,能为了自己的野心,不惜把整个天下卷入战乱的,只有儒家!
“所以他引领全性,其实就是为全性立了个志,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全性门人头上。”傅源道:“你不要学他。”
冯耀笑道:“我早前就说过,我只会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