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大唐协律郎 > 0208 六国论

0208 六国论

    0208 六国论 (第3/3页)

加律赋。

    元稹这二十首《生春》诗作,皆以“何处生春早”开篇,以“中、风、融、丛”为每一句的韵脚。

    单独一篇未足称奇,但是二十首诗作排列下来,乃是唐代组诗中难得的逞才之作,或许内涵不足,但形式上的统一和意趣却是非常的出众,也充分展现出了作者高超的声律技巧。

    且不说考场中考官和考生们震惊的心情,张岱答完诗题之后,便又拿起另一道史论题。这史论命题非常宽泛,除了论史的要求之外,完全没有其他的限制,这自然也给了张岱极大的发挥空间。

    眼下虽然还只是盛唐时期的中古时代,但若从三代述起,那也有着几千年的光景,当中值得议论的问题那可太多了。

    尤其是魏晋之后几百年的大乱世,南北双方各自发展、各自探索,最后又总归于隋,当中任何一个片段拎出来都值得大说特说。

    只不过考虑到隋唐同源这样一个背景,为免牵涉到什么敏感话题,张岱也不敢在这时间段里大发议论。

    他在沉吟思索了好一会儿之后,才又重新提笔准备答题,开篇写道《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见他再次提笔,姚弈几人又忍不住凑上前来,而当看见其开篇首句的时候,各自又是神情一凛,旋即便俯身凑近书案,急不可耐的想要细看张岱如何论证这一观点。

    崔沔虽然坐在堂中上方俯瞰全场,但大半注意力也都放在此间,当见到姚弈几人的神态举动后,心中也是不免暗生好奇,下意识想要起身行下。

    但在想到刚才此子言行时,他便又按捺下来,没有入前察望。读史明智,而论史则既能考校人的学识,又能考量其才干。

    年轻人偶或有什么标新立异、故为惊奇之言,但若想俱实言之、缜密论之,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张氏子年岁仍少,才高未必学深,姚弈等人想来只是为其奇论所吸引、大惊小怪。

    崔沔那里稳坐不动,而张岱则在席中奋笔疾书。在确定了所写的文章之后,他也不再藏拙,争取早点写完早点休息。

    《六国论》同样也是史论名篇,而更有趣的则是同为唐宋八大家的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各有成篇,而且全都非常精彩。

    张岱这一次倒也没有逞才到将这父子三篇《六国论》全都写来,他只是写了老苏这一篇,此篇中提出了一个非常精彩的观点,那就是“六国之灭,弊在赂秦”。

    因为有着苏洵成篇的范文,张岱自然写来飞快,随着时间来到夜中时分,他的这一篇史论也写完搁笔,自此两篇杂文便全都应答完毕。

    给事中吴巩在又询问张岱确认他不需要再作更改的时候,便将其考卷收起,恭敬奉上。

    已经按捺许久好奇心的崔沔连忙抓起那篇史论阅读起来,越看神情便越严肃,并不时抬头望向仍作席中的张岱,良久之后,他口中喃喃低语道:“莫非为文治艺,当真有气脉延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