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上次没这么急的 (第1/3页)
“你懂的东西真不少,先不说你的判断对不对,但你说的这个什么效应,我真没听说过,好多人也没听说过。”朱茂林感叹道。
“师夷长技以制夷,老外很多地方还是值得学习的。”陈浩道,“不能一边嘲讽闭门造车,一边却又闭关锁国。”
“技术方面要交流,思想层面也需要交流,互相印证,互相吸收融合,这样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交流是避免信息茧房的最好方式。
信息茧房的作用,说到底,就是为了让你被卖了还替对方数钱。
陈浩就如仙侠小说里的大能,逃脱了五行,跳出三界之外,面对市场的认知和看法,比这会儿的人要强太多。
由结果推到原因,信手拈来。
“你对我真的没话说,有时想想,都不太明白你为啥对我这么好,帮着我在市酒厂立足,你老丈人都没想到到这般对待。”朱茂林道,“坐上你的小汽车时,厂里不少领导看我的眼神都变了。”
“等这茶水喝完,回酒厂,肯定会有不少同志找我,跟我唠嗑,叙旧。”
今天着实风光了一回。
“能借势,肯定要借一借,别看是开厂,表面看是技术层面多些,但实际管理和营销都少不了,产品需要营销,人也需要营销。”陈浩道。
能让朱茂林借到势,陈浩一点不在意,相反的,还非常支持。
“你对我的帮助,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朱茂林感叹道。
陈浩对他帮助很大。
主要是对老丈人童永昌,都没对他帮助这么大。
“将来等市酒厂发生变革的时候,你要是能说的上话,帮我多说几句,替我争取争取,就是对我最大的帮助了。”陈浩道。
他要市酒厂。
“你说笑了,你跟茅台厂关系这么好,周高廉厂长对你很看重,愿意跟你合作,哪还需要市酒厂?市酒厂再变革,生产的酒水还能比的了茅台?”朱茂林笑着道,“你是看不上市酒厂的酒水的。”
“的确看不上市酒厂的酒水。”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